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棉花协调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立华 1 ; 王阶祥 2 ; 陈祥龙 2 ; 陈平 2 ; 何循宏 2 ; 李卫华 2 ; 朱永歌 2 ; 徐家安 2 ; 李国锋 2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江苏省徐州市农业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盐城市农业局,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

关键词: 棉花;协调栽培;技术体系;叶枝利用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02 年 04 期

页码: 19-21+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经 1996~ 2 0 0 1年以棉花叶枝利用为核心技术的研究 ,协调果枝与叶枝、养分积累与分配、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研制创立了“壮个体、适群体、高产出”的“棉花协调栽培技术体系” ;研究阐明了该项技术的高产优质技术原理 :即“协调原理”和“反馈补偿原理” ;提出了配套栽培技术体系。该项技术经生产验证是行之有效的 ,该项成果的广泛应用 ,简化了棉花管理程序 ,提高了棉花生产品质 ,增加了植棉效益。

  • 相关文献

[1]建立棉花差别化育种技术体系的构思. 韩世杰,刘水东,袁春新,何林池,邱启程,崔世友,徐纪嘉,韩娟. 2011

[2]规模农场低碳循环生产技术体系的构建. 刘红江,郑建初,沈明星,陈留根. 2015

[3]甘蓝新品种瑞甘17选育与产业化应用前景及高效栽培技术. 秦文斌,张振超,山溪,戴忠良. 2018

[4]喀西茄AFLP技术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池小妹,庄勇. 2011

[5]作物常规种子原种生产技术体系改良研究. 方兆伟,陈庭木,樊继伟,李健,钟环,罗利. 2007

[6]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管控技术体系研究. 刘贤金. 2015

[7]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管控技术体系创新研究. 刘贤金,王敏,卢海燕,余向阳,张志勇,王冬兰. 2019

[8]数学化栽培的框架与技术体系探讨. 曹宏鑫,张春雷,金之庆,石春林,葛道阔,许金芳,刘奇勇,高亮之. 2005

[9]加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苏省特色产业技术体系类项目为例. 吴长付,孙立宏,付蓉. 2015

[10]海涂快速改良与高效利用技术体系研究与开发. 严少华. 1999

[11]苏棉21号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及增产途径. 郝德荣,何林池,刘水东,周金凤,丛秀云. 2007

[12]DTOPSIS法在棉花品种评价中的应用. 黄志勇. 2002

[13]多目标育种综合选择法在棉花品种选择上的应用. 缪亚梅,崔世友. 2001

[14]棉花生育期气候要素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及应用. 顾双平. 2001

[15]脱叶剂对棉花脱叶和吐絮的影响研究. 孙亚伟,李卫华,胡新燕,冯营. 2011

[16]高产棉花叶片内源激素与氮磷钾吸收积累的关系及其对棉铃增重机理的研究. 陈德华,何钟佩,徐立华,周桂生,吴云康. 2000

[17]棉花区域试验数据异常值诊断方法与应用. 金石桥,许乃银. 2010

[18]陆地棉航天诱变M_2代性状表现. 崔必波,吉荣龙,唐灿明,黄志勇,费月跃. 2010

[19]棉花生态育种的实践与认识. 韩世杰,何林池,袁春新,崔世友,刘水东,徐纪嘉,邱启程,严春阳,张一琳,姜筱珍,韩广琴,郝德荣,韩娟. 2011

[20]江苏不同生态棉区与棉花纤维品质的研究. 朱绍琳,李大庆,华国雄,李宗岳,李秀章,王鉴远,范业炎,周道昌,耿正桂. 199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