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寄生椰心叶甲绿僵菌的培养特性及ITS序列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谭志琼 1 ; 张雯龙 1 ; 宋根苗 1 ; 张荣意 1 ; 刘志昕 2 ;

作者机构: 1.海南大学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绿僵菌;培养特性;ITS;进化树

期刊名称: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3-9868

年卷期: 2010 年 32 卷 08 期

页码: 33-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测定了8株分离于自然罹病死亡的椰心叶甲虫体绿僵菌的培养特性并采用其ITS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绿僵菌在以玉米粉作碳源,牛肉膏、蛋白胨作氮源的条件下菌丝的生长速率最快,产孢量最高;绿僵菌对温度和pH的适应范围较广,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6~28℃,pH为6~7时,菌丝生长最快,孢子量最多,绿僵菌的致死温度为55℃.基于8个菌株rDNA的ITS1-5.8S-ITS2区域序列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8个菌株均聚在金龟子绿僵菌小孢变种(Metarhiziumanisopliae var.anisopliae)构成的分支中,明显可分成两群,HY-4、YP-6、SX-2、QH-4为一群,与标准菌株FI1091-AF135214接近,另一群为HK-5、SY-2、SS-2、WC-1,与标准菌株Mb5-EF113340接近.

  • 相关文献

[1]几种橡胶树属植物的rDNA ITS序列分析. 程汉,张玥,安泽伟,黄华孙. 2009

[2]分离自红棕象甲虫尸上的绿僵菌菌株鉴定及其对红脉穗螟的致病力. 钟宝珠,孙晓东,吕朝军,李朝绪,覃伟权. 2021

[3]两株椰心叶甲分离物的鉴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郭立佳,黄俊生,宋妍,许天委. 2007

[4]杧果MiNPR1抗病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陈思宇,詹儒林,姜成东,柳凤,张国辉,姚全胜. 2023

[5]木薯SYP基因的序列特征及表达分析. 李文绮,阮孟斌,王斌,赵平娟,彭明. 2014

[6]非生物胁迫条件下10个玉米ZmDOF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贾利强,赵秋芳,陈曙. 2021

[7]香草兰根(茎)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致病性测定. 高圣风,刘爱勤,桑利伟,孙世伟,苟亚峰. 2015

[8]巴西橡胶树6个小G蛋白基因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石峰,秦云霞,唐朝荣. 2009

[9]玉米11个ZmbZIP基因的鉴定及表达特征分析. 贾利强,刘洋,赵秋芳,陈曙. 2022

[10]基于matK序列的几种重要大戟科植物系统发育初步研究. 王海燕,刘石生,文明富,卢诚,赵平娟,王文泉. 2011

[11]绿僵菌致病力的制约因素研究. 常金梅,何衍彪,赵燕龙,柳凤,詹儒林. 2010

[12]绿僵菌防治椰心叶甲的毒力菌株筛选. 宋妍,詹儒林,张世清,郭立佳,许天委,黄俊生. 2006

[13]绿僵菌发酵工艺的研究进展. 梁昌聪,彭军,黄志,谢玉萍,黄俊生. 2008

[14]椰心叶甲自然感染绿僵菌的扫描电镜观察(英文). 陈雪华,江俊. 2010

[15]金龟子绿僵菌选择性培养基的筛选. 程子路,詹儒林,许天委,宋妍,郭立佳,张世清,黄俊生. 2007

[16]绿僵菌的研究进展. 代鹏,宋妍,许天委,谢玉平,黄俊生. 2005

[17]椰心叶甲感染绿僵菌后的组织病理变化. 张世清,王九辉,黄俊生. 2007

[18]入侵害虫椰心叶甲的研究进展. 吕宝乾,金启安,温海波,彭正强,杜予州. 2012

[19]椰心叶甲CYP4基因的克隆及绿僵菌侵染后的诱导表达研究. 王九辉,黄俊生,方晓东. 2007

[20]绿僵菌在土壤中宿存的数量及产孢量变化研究. 程子路,郭立佳,黄俊生.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