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中国北方主要农区农田氮磷淋溶特征与时空规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洪媛 1 ; 李俊改 1 ; 樊秉乾 1 ; 骆晓声 2 ; 彭畅 3 ; 翟丽梅 1 ; 李虎 1 ; 马林 4 ; 刘宏斌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3.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4.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中国北方;农田;氮磷淋溶;种植模式;土壤类型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21 年 29 卷 001 期

页码: 11-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中国北方黑土区、潮土区和褐土区是我国农业主产区,大水大肥问题尤为突出,氮磷淋溶是全国典型的地下水污染来源.然而,中国北方主要农区农田氮磷淋溶特征和时空规律尚不清楚.本文利用田间原位监测和文献荟萃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中国北方主要农区285个监测点年的4种主要种植模式(春玉米、冬小麦-夏玉米、露地蔬菜、保护地蔬菜)农田氮磷淋溶特征与时空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北方4个主要种植模式的平均氮和磷淋溶强度分别为:保护地蔬菜117.5 kg(N)·hm?2和0.74 kg(P)·hm?2,露地蔬菜51.7 kg(N)·hm?2和0.10 kg(P)·hm?2,冬小麦-夏玉米轮作49.9 kg(N)·hm?2和0.07 kg(P)·hm?2,春玉米30.7 kg(N)·hm?2和0.09 kg(N)·hm?2.与粮田相比,蔬菜田的高水肥投入决定了其较高的氮磷淋溶量.受土壤质地以及区域间水肥管理差异的影响,同一种植模式下,总氮淋溶强度为黑土区<褐土区<潮土区.农田氮磷淋溶年际间变化主要受降雨强度的影响,总氮淋溶量与降雨强度呈正线性相关关系,尤其前一年无淋溶事件发生背景下,下一年的淋溶量会急剧增加.空间尺度上,潮土区和褐土区是氮素淋溶的主要风险区.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蔬菜种植面积尤其是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占比较大的省份表现出较高的氮磷淋溶风险.综上,北方主要农区农田氮磷淋溶风险以氮为主,磷的淋溶风险也不容忽视.潮土区和褐土区是氮素淋溶的主要风险区.区域尺度上,氮磷淋溶主要来自粮田,但菜田面积越大,氮磷淋溶风险越高.

  • 相关文献

[1]伪钝绥螨对北方环境条件适应性的研究. 张乃鑫,孔建. 1990

[2]河南省农田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污染特征. 程丽红,丁攀,张敏. 2018

[3]农田土壤养分精准管理与郑麦366目标产量推荐施肥标准. 孙克刚,李丙奇,杨稚娟,雷振生,吴政卿,李永宽,夏金富. 2008

[4]河南省不同土壤类型烤烟吸钾特性比较研究. 毛家伟,韩锦峰,张翔,李国平,高畅. 2012

[5]不同类型土壤与强筋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关系. 赵淑章,季书勤,王绍中,吕凤荣. 2004

[6]PAM的土壤保水性能研究. 杨永辉,武继承,赵世伟,曹丽花,黄占斌. 2007

[7]河南省三大土壤类型区的平衡施肥研究. 孙克刚,李丙奇,杨秩娟,胡颖. 2009

[8]PAA对不同土壤保水和蒸发性能的影响. 杨永辉,赵世伟,吴普特,武继承,冯浩. 2009

[9]2种烟草种植模式种植成本分析. 宋保罗,肖建国,马坤,腊贵晓,李海江. 2015

[10]玉米与不同植物间作对田间氨挥发的影响. 聂胜委,陈源泉,隋鹏,高旺盛,黄坚雄,李媛媛,熊杰,史学朋,吴雪梅,孙自广. 2011

[11]不同种植模式对强筋小麦郑麦9405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杨胜利,武素琴,冯荣成. 2004

[12]不同种植模式对小麦新品种豫丰11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范家霖,张福彦,程仲杰,王嘉欢,齐红志,陈晓杰,张建伟,杨保安. 2022

[13]豫东平原开封样区典型土系农业利用模式效益分析. 武继承,王志勇,姚健.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