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江苏植被的分布现状、驱动力及保护建议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俊博 1 ; 田锴 2 ; 吴传万 3 ; 蔡溯林 1 ; 田兴军 1 ;

作者机构: 1.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南阳师范学院农业工程学院

3.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江苏;植被图;植被分布;植物保护

期刊名称: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3 期

页码: 242-25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结合近年来江苏植被的研究结果和实地考察,对江苏植被的研究历史、分布格局、变迁及驱动力进行了综合考证研究,以期为江苏1:50万植被图的编研绘制和植被保护工作提供支撑.江苏植被图编研工作始于1964年,最后成图于2001年.江苏植被包含栽培植被、人工林植被、天然林植被、草本沼泽、草甸、稀灌草丛等.农作物栽培植被分布在江苏境内绝大多数平坦区域,主要为玉米、小麦、水稻.天然林植被主要分布在徐州连云港低山丘陵、宜溧山地、宁镇山脉等山地,包含马尾松林、赤松林等常绿针叶林,栓皮栎林、麻栎林、枫香树林等落叶阔叶林,青冈、木荷林等常绿阔叶林,毛竹林和马尾松-栓皮栎混交林、苦槠-青冈混交林等针叶与阔叶混交林和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人工林主要分布在苏北、里下河和滨海平原,包含杨树林、侧柏林、杉木林、马尾松林等.湿地植被主要分布在盐城滨海湿地,以芦苇沼泽和米草沼泽等草本沼泽为主.与1983年相比,以马尾松林、侧柏林、刺槐林等为代表的森林植被面积在缩减,稀灌草丛、草甸分布面积急剧减少,滨海盐生草甸转变为米草沼泽,大面积栽培植被和部分天然植被转变为城镇.以城镇化为主导的人类活动显著影响了江苏植被的分布格局,是植被变迁的主要驱动力.针对江苏天然植被现状,建议在南京幕府山、镇江宝华山、连云港沙洲湾等人为扰动严重的天然林植被分布区和滨海湿地建立生态红线保护区,对薄荷、太子参等药用植物和滨海围垦区资源开发利用精细化,以及加强外来入侵植物,如大米草、加拿大一枝黄花、喜旱莲子草等的管控,以保护江苏天然植被群落多样性.

  • 相关文献

[1]2000年江苏水稻品种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的研究简报. 周益军,程兆榜,范永坚,张文荟,陈毓苓,陆凡,陈志谊,严大富,花家禄,陈以仁,傅华欣,朱龙粉,张国林,姜春义. 2001

[2]江苏省花卉技术发展研究. 李惠芬,周军,叶晓青. 2001

[3]江苏玉米粗缩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研究. 周益军,程兆榜,范永坚,王朝辉,张文荟,吴淑华. 2001

[4]江苏规模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郑建初,卞新民,刘华周,张卫建,陈留根,朱普平,盛婧. 2006

[5]提高江苏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途径与对策探讨. 马康贫,姚於康. 2002

[6]壳聚糖在植物保护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张学峰,赵云霞,唐艺婷,陈坤,郑凯,曹凯歌,陈澄宇. 2023

[7]高温浸泡土壤对连作大棚土体修复和病害防治的效果. 顾和平,袁星星,陈新,崔晓艳,陈华涛,朱凌丽. 2013

[8]无公害植物保护——无公害农业的重要科技支撑. 孙洪武,范永坚. 2002

[9]江苏稻田蜘蛛种群及优势种调查研究. 成晓松,张俊喜,仇彩云,周加春,李红阳,李慈厚,顾慧玲. 2010

[10]江苏省早毛豆200―2001年中间试验总结. 顾和平,蒋小平. 2002

[11]江苏省杂交粳稃丰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孙克新. 1999

[12]江苏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探索与政策建议. 吴昊,梁永红,管永祥,王子臣. 2014

[13]江苏沿江稻区玉米—稻模式新型种植方式研究. 刘建. 2000

[14]江苏东南沿海旱作区山药生产的生态适应性及集约高效种植模式. 杨美英. 2016

[15]江苏蝴蝶资源调查(待续). 胡春林,潘以楼. 2009

[16]江苏省鲜食糯玉米品质性状育种分析. 赵文明,孔令杰,陈艳萍,管晓春,陆大雷,袁建华. 2016

[17]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效应分析——基于江苏省农业生产实践的分析. 吴华蕾,温小林. 2016

[18]江苏省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中主导产业选择的分析. 孙洪武,齐博,常有宏. 2009

[19]江苏淮北贫困地区的粮食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刘树法. 2007

[20]江苏水稻主导品种的稻瘟病抗性及抗性基因遗传多样性. 李刚,王健,曹奎荣,李军,孙祥良,程保山,罗伯祥,杨子博,徐卫军,唐久友,储成才,袁彩勇.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