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在甘肃省传统春麦区扩种冬小麦的研究初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芳萍 1 ; 赵贞祥 2 ; 郭莹 1 ; 何春雨 1 ; 李志虎 3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2.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谷试验站

3.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 秦王川;冬小麦;抗旱性;抗寒性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5 年 35 卷 06 期

页码: 785-7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在甘肃中西部麦区扩种冬小麦,本研究在秦王川区域对从甘肃东南部引进的冬小麦品种(系)进行鉴定,以筛选出丰产、抗寒性突出的更新换代品种。结果表明,陇东地区材料秆高,抗寒、抗旱性好,越冬率高,成穗率中等,相对高产;天水材料矮秆比例占到57.1%,大部分材料成穗率高,抗旱、抗寒性弱;两个生态区域高千粒重材料较少,但天水材料明显较陇东材料抗条锈性强,进一步说明天水麦区在小麦条锈病育种方面更为重视。试验材料中7份(占58.3%)陇东系列材料和5份(10.2%)天水材料在中川镇试验点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其中,兰天10号、陇鉴386、陇原034和兰094可向甘肃中部及沿黃灌区的水浇地延伸推广。甘肃东南部冬小麦能否向中西部延伸与其抗旱性相关,抗旱性好的材料抵御寒冷的潜力较强。此外,引进品种的产量潜力和农艺性状分布暗示,要提高甘肃传统春麦区冬小麦产量,应加大北方冬麦区和黄淮麦区其他光温迟钝型冬小麦新品种的引进鉴定工作。

  • 相关文献

[1]10个冬小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性评价. 郑立龙,李兴茂. 2021

[2]陇东地区不同生态型冬小麦抗旱性研究与适宜品种的筛选. 高育锋,王勇,樊廷录,王立明,李尚中. 2005

[3]基于播前土壤储水的旱地冬小麦抗旱性研究. 高育锋,王勇,樊廷录,王立明. 2007

[4]大果沙棘工厂化繁育技术. 龚成文. 2005

[5]秦王川灌区发展啤酒大麦基地的优势与对策. 赖丽芳. 2003

[6]海藻肥对番茄抗旱性的影响. 韩丽君,孙锦. 2005

[7]白菜型冬油菜抗寒相关生理生化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效应. 刘林波,孙万仓,刘自刚,杨刚,武军艳,方彦,李学才,侯献飞,张树娟. 2015

[8]白菜型冬油菜抗寒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刘林波,孙万仓,刘自刚,武军艳,方彦,李学才,曾秀存,杨刚,董云. 2016

[9]5个苹果砧木品种枝条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及耐寒性评价. 王红平,董铁,刘兴禄,尹晓宁,孙文泰,牛军强,马明. 2020

[10]河西走廊'贵人香'7个葡萄砧穗组合抗寒性的综合评价. 任静,郝燕,白耀栋,朱燕芳,张思成. 2019

[11]8个桃品种在兰州地区的抗寒性鉴定. 赵秀梅,牛茹萱,张帆,张雪冰,王晨冰,王发林. 2019

[12]不同产量水平对'威代尔'果实品质和枝条抗寒性的影响. 朱燕芳,郝燕,王元元,白耀栋,马麒龙. 2021

[13]低温下7个草莓品种的抗性生理指标比较. 杨馥霞,汤玲,贺欢,孔芬,王卫成. 2021

[14]10个鲜食葡萄品种在甘肃兰州的品质表现及抗寒性. 王玉安,朱燕芳,郝燕. 2024

[15]纯天然植物生长剂爱密挺对金叶女贞苗木抗寒性的影响. 于安芬,李瑞琴,赵有彪. 2012

[16]小麦抗寒性研究概述. 倪胜利,张国宏,李兴茂. 2008

[17]纯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爱密挺”对小叶黄杨抗寒性的影响. 李瑞琴,于安芬,赵有彪. 2012

[18]7个梨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及耐寒性评价. 王玮,李红旭,赵明新,曹素芳. 2015

[19]田间越冬期不同根型苜蓿根系的生理生化特性. 南丽丽,师尚礼,朱新强,郭全恩. 2011

[20]不同根型苜蓿根系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及其抗寒性评价. 南丽丽,师尚礼,陈建纲,朱新强,郭全恩,赵文翰.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