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汪志远 1 ; 赵文俊 1 ; 黄德崇 1 ; 刘宗镇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大麦;赤霉病;大麦黄花叶病;抗病性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1987 年 02 期
页码: 57-62
摘要: 1981—1985五年中,测定了CIMMYT 3408份小麦材料及2486份大麦材料的抗赤霉病性(以下简称抗赤性)。在前三年测定的2741份小麦材料中,未发现抗性材料,中感级(MS)材料出现频率亦不到1%;1985年测定667份材料,具有中抗(MR)的10份,中感15份,合计占3.75%。其原因是由于利用中国抗赤霉病的小麦种质作亲本,使其杂交后代的抗赤性得以明显提高,但其适应性和丰产性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表现均较差。CIMMYT大麦种质存在一些抗赤性强、适应性及农艺性状好的材料。筛选到的戈贝纳(Gobernadora)大麦及其一些衍生品系,具有抗赤性强,耐大麦黄花叶病、耐湿、农艺性状好的特性,是大麦抗赤育种的优良抗源,通过上海地区大麦区域试验表明,其适应性和丰产性表现良好,是啤酒、饲料兼用型的高产良种。
- 相关文献
[1]大麦抗黄花叶病(BYMV)性在杂交后代中的稳定性初探. 秦国卫,刘玉芳,马俊虎,陈恭,杜永芹,陈如梅,李承道,黄培忠. 1993
[2]大麦黄花叶病发病率的双列分析. 俞志隆,徐阿炳,朱睦元,袁妙葆,刘玉芳,黄培忠,马俊虎,泰国卫. 1988
[3]大麦抗黄花叶病的配合力分析. 黄培忠,马俊虎,刘玉芳,秦国卫,徐阿炳,俞志隆,朱睦元. 1987
[4]大麦抗黄花叶病的遗传方式和育种策略. 黄培忠,刘玉芳,马俊虎,秦国卫,朱睦元,徐阿炳,俞志隆,袁妙葆,黄纯农. 1989
[5]大麦赤霉病抗性种质的挖掘及其小孢子对DON毒素胁迫培养的响应. 高润红,郭桂梅,何婷,陈志伟,徐红卫. 2015
[6]不同基因型大麦离体培养花药对赤霉病菌粗毒素的反应. 孙月芳,陆瑞菊,王亦菲,周润梅,黄剑华. 2005
[7]不同基因型大麦离体培养的花药及小孢子对低温和NaCl预处理的反应. 孙月芳,陆瑞菊,王亦菲,单丽丽,黄剑华. 2007
[8]大麦赤霉病抗性不同突变体的创制及其相关基因表达. 高润红,马运涛,方春燕,刘成洪,李颖波,陈志伟,何婷,郭桂梅,黄赛华. 2017
[9]优异大麦种质资源的抗性鉴定和评价. 张万霞,孙立军,张京,翁跃进,陈宣民,马俊虎. 2001
[10]小麦赤霉病数据管理系统的应用. 周世明,许秉璋,柯常取,吴蔚,胡志信. 1987
[11]NaCl处理对抗感赤霉病小麦种子发芽和生根的影响. 陆瑞菊,王亦菲,单丽丽,周润梅,黄剑华. 2008
[12]麦田土壤封闭药剂筛选试验研究. 陈谊君,施圣高,李涛,赵厚亚,秦忠,曹伟召,左军. 2014
[13]大麦和小麦花粉粒中核仁体积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 黄剑华,陆瑞菊,颜昌敬. 1988
[14]大麦小孢子培养技术与育种平台的研究. 黄剑华,陆瑞菊,何南扬,龚来庭,王亦菲,孙月芳,周润梅. 2002
[15]一种利用SSR分子标记对大麦杂交种快速鉴定的方法. 陈志伟,黄剑华,李梁,陆瑞菊,王亦菲,何婷. 2010
[16]大麦湿害的研究进展. 张国荣,余立云,毛美新. 2000
[17]大麦花药离体诱变及铝胁迫下的培养反应. 孙月芳,陆瑞菊,王亦菲,周润梅,黄剑华. 2005
[18]大麦单倍体细胞水平与植株水平耐低氮性的关系. 陆瑞菊,陈志伟,何婷,王亦菲,杜志钊. 2011
[19]大麦DH矮杆突变体的表型分析及其对外源赤霉酸的响应. 郭桂梅,徐红卫,陈志伟,黄亦辰,何婷. 2014
[20]大麦单倍体的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 何婷,陆瑞菊,高润红,郭桂梅,黄亦辰.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上海地区灰飞虱与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的防治
作者:刘宗镇;王菊明;郑海柔;黄荣根;汪树俊;袁贤鎔;黄瑞贞;陈南周;张帆君
关键词:上海地区;灰飞虱;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黑条矮缩病
-
软腐灵的模拟生产发酵工艺研究与田间应用
作者:魏春妹;张春明;吴腾捷;王建明;陶树玉;刘宗镇
关键词:大白菜软腐病;模拟生产发酵工艺;生物防治
-
番茄青枯病生防制剂的研制与应用(综述)
作者:魏春妹;张春明;陶树玉;刘宗镇;王建明
关键词:筛选模型;模拟生产工艺;作用机理;生物防治
-
沪郊西红花球茎腐烂病害的发生和药剂防治
作者:匡开源;许振光;陈泉生;黄德崇;朱凌军;陈忠
关键词:西红花;球茎腐烂病;药剂防治
-
特早熟大麦“申麦3号”
作者:黄德崇
关键词:
-
拮抗青枯病90B4-2-2菌株作用机理探讨
作者:魏春妹;张春明;王建明;刘宗镇;赵建华
关键词:青枯病菌;茄果类青枯病;防病作用机理;生物防治
-
重新发展裸大麦生产的前景
作者:俞美莲;刘宗镇;HugoE.Vivar
关键词:裸大麦;营养潜力;赤霉病;工业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