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优质、广适性超甜玉米品种粤甜16号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胡建广 1 ; 李高科 1 ; 刘建华 1 ; 李余良 1 ; 郑锦荣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广州综合试验站

关键词: 超甜玉米;粤甜16号;耐热性;选育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1 年 38 卷 21 期

页码: 35-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粤甜16号为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于2004年以自育的自交系华珍-3为母本、C5为父本杂交培育的超甜玉米杂交种。经过2006—2009年广东省和国家甜玉米区域试验鉴定、大面积生产试验和示范,广东省区试平均每667 m2鲜果穗产量为1 076.0~1 097.7 kg、籽粒可溶性糖含量为25.65%~29.67%、果皮厚度为72.3~78.6μm、适口性专家评分87.3分,外观商品性佳;国家东南区和西南区区试平均每667 m2鲜果穗产量为912.69~931.95 kg、水溶性糖含量为16.5%~18.5%、皮渣率为11.28%~12.73%,适应性广,耐热性强。2008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

  • 相关文献

[1]优质、高产超甜玉米新品种粤甜3号的选育. 方志伟,刘建华,李余良,王晓明,尹艳,冯少光,李康活,胡建广,刘晓津. 2002

[2]超甜玉米新品种粤甜9号选育初报. 方志伟,胡建广,刘建华,李余良,邱道寿. 2004

[3]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正甜68的选育. 韩福光,郑锦荣,张衍荣,卢文佳. 2009

[4]优质高产超甜玉米粤甜10号的选育. 胡建广,方志伟,刘建华,李余良. 2007

[5]优质高产超甜玉米粤甜15号的选育. 胡建广,刘建华,李余良,李高科. 2007

[6]优质高产多抗超甜玉米粤甜11的选育. 胡建广,方志伟,刘建华,李余良. 2007

[7]5个超甜玉米新选系主要性状配合力分析及遗传参数估算. 李高科,胡建广,刘建华,李余良. 2008

[8]种植季节对超甜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何晓明,谢大森,彭庆务. 2009

[9]超甜玉米自交系幼胚高效成株系统的建立. 胡建广,李余良,方志伟,刘建华,邱道寿. 2004

[10]超甜玉米“粤甜13号”早春地膜覆盖栽培研究. 李高科,胡建广,刘建华,李余良. 2007

[11]保水剂对水分胁迫下超甜玉米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 余红英,邓世媛,尹艳,赵宏霞. 2006

[12]超甜玉米新品种‘粤甜20号’. 郑锦荣,李高科,刘建华,李余良,胡建广. 2013

[13]超甜玉米佳美2号的选育. 谢大森,何晓明,陈清华,彭庆务,叶绍文. 2005

[14]大田超甜玉米施用保水剂效应的研究. 尹艳,余红英,尹国强,赵宏霞,陈静文,崔英德. 2004

[15]超甜玉米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谢大森,何晓明. 2003

[16]超甜玉米新品种正甜38的选育. 卢文佳,郑锦荣,李育军,龙卫平,韩福光,田永红. 2005

[17]基因枪法转Bt/GNA基因超甜玉米植株的获得及抗虫性鉴定. 李余良,胡建广,苏菁,刘建华,李敦松. 2007

[18]超甜玉米转基因稳定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及转化植株PCR分析. 李余良,胡建广,苏菁,刘建华. 2007

[19]根癌农杆菌介导超甜玉米自交系幼胚转化研究. 胡建广,祁喜涛. 2004

[20]超甜玉米新品种正甜613的选育. 郑锦荣,卢文佳,李育军,龙卫平.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