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甘蓝型油菜与埃塞俄比亚芥种间杂交亲和性及F_1植株形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戚存扣 1 ; 傅寿仲 1 ; 浦惠明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埃塞俄比亚芥;种间杂交;亲和性;植株形态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1989 年 03 期

页码: 27-33

摘要: 对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与埃塞俄比亚芥(Brassica carinata Br.)种间杂交亲和性及F_1植株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间杂交亲和性显著低于双亲种内杂交亲和性。种间杂交亲和指数为0.76;种内杂交亲和指数,N×N为14.91,Ca×Ca为5.66。尽管种间杂交结角率为62.17%,但空角率高达73.50%,而且平均每角结籽数(1.22粒)显著低于种内杂交组合(N×N为16.93,Ca×Ca为5.69)。种间杂交的正反交亲和性有明显差异,N×Ca和Ca×N组合的亲和指数分别为1.42和0.04;空角率分别为47.81%和95.48%;平均每角种子数分别为2.59和0.06粒。种间杂交亲和程度,正交(N×Ca)强于反交。杂种F_1植株形态为双亲中间型但偏向于埃芥,F_1植株营养生长旺盛,但雄蕊外形不正常,表现不孕,回交有可能克服该种问杂种F_1的不孕性。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油菜与埃芥种间杂种F_1的细胞学研究. 戚存扣,浦惠明,傅寿仲,仲裕泉. 1991

[2]甘蓝型油菜与埃塞俄比亚芥杂交F_1衍生后代的育性及性状变异. 戚存扣,浦惠明,傅寿仲. 1993

[3]甘蓝型油菜-埃塞俄比亚芥二体附加系植株形态及细胞学鉴定. 戚存扣,浦惠明,傅寿仲,仲裕泉. 1995

[4]转抗除草剂基因油菜与5种十字花科杂草的基因流研究. 赵祥祥,夏秋霞,陆大雷,陆卫平,戚存扣,浦惠明,刘葛山,赵建,王幼平. 2006

[5]拮抗细菌菌株之间的互作关系及其对生物防治效果的影响. 陈志谊,刘邮洲,刘永峰. 2005

[6]不同复配基质对红颊草莓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狄华涛,李金凤,万春雁,陈雪平,霍恒志,陈丙义. 2024

[7]施氮水平对超高产夏玉米籽粒及植株形态学特征的影响. 景立权,赵福成,徐仁超,袁建华,陆大雷,陆卫平. 2014

[8]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李植株形态学评价. 王楠琪,姜卫兵,甘可欣,韩键,张斌斌,马瑞娟. 2019

[9]水稻亚种间亲和性的研究进展. 吕川根,邹江石. 2000

[10]灰飞虱传递水稻条纹病毒研究初报. 刘海建,程兆榜,王跃,魏邦庆,任春梅,周益军,范永坚. 2007

[11]白菜型油菜自交亲和性分析及自交系基础群体筛选. 戚存扣,陈玉卿,张洁夫,高冠军,博寿仲,惠飞虎. 1997

[12]桃、李种间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马瑞娟,杜平,胡金良,许建兰,俞明亮. 2005

[13]拮抗细菌菌株之间的互作关系及其对生物防治效果的影响. 陈志谊,刘邮洲,刘永锋,许萍萍. 2005

[14]西瓜甜瓜嫁接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刘广,羊杏平,徐锦华,高长洲. 2009

[15]徐州142无絮棉杂种优势效应研究. 张正敏,李卫华,陈 萍,胡新燕,王阶祥,冯 营. 2009

[16]南瓜种间杂交及其杂交种枯萎病抗性研究. 张朝阳,赵建峰,罗德旭,王林闯,孙玉东. 2014

[17]辣椒种间杂交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研究. 刘娜,刁卫平,郭广君,潘宝贵,戈伟,许亚池,王述彬,刘金兵. 2015

[18]辣椒C.baccatum×C.frutescens种间杂种的获得与鉴定. 张凯,刁卫平,郭广君,潘宝贵,戈伟,刘金兵,王述彬. 2019

[19]棉属种间杂交的研究. 钱思颖,黄骏麒,刘桂玲,彭跃进,应苗成,徐英俊. 1988

[20]美洲狼尾草不育系Tift85DA4的改进及其种间杂交制种技术研究. 丁成龙,顾洪如.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