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旱地冬小麦叶绿素含量高光谱监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方舟 1 ; 冯美臣 1 ; 杨武德 1 ; 李广信 1 ; 王超 1 ; 宋月荷 1 ; 高龙梅 1 ; 张凯 2 ;

作者机构: 1.山西农业大学旱作农业工程研究所

2.山西省汾西县农业局土肥站

关键词: 冠层光谱;灌溉地;旱地

期刊名称: 生态学杂志

ISSN: 1000-4890

年卷期: 2013 年 32 卷 12 期

页码: 3213-32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叶绿素是影响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农学参数,麦田土壤水分的不同会对冬小麦生长产生明显影响,因此实现水旱地冬小麦叶绿素含量的遥感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灌溉地和旱地冬小麦冠层光谱特征,提取敏感波段,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分析,构建叶绿素含量的最佳遥感监测模型。结果表明:灌溉地和旱地的光谱反射及其一阶导数光谱曲线的变化趋势相似,但其值的大小存在较大差异;灌溉地冬小麦冠层光谱特征波段为624、780、958、1053、1082 nm,以FDMSAVI(1082,624)为变量建立的预测模型效果最佳,检验模型的R2为0.8447;旱地的特征波段为691、848、871、1199和1212 nm,以FDMSAVI(1212,691)为变量所建模型预测效果,检验模型的R2为0.8627。因此,利用高光谱技术进行水旱地冬小麦叶绿素含量的监测是可行的,可为麦田科学管理及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 相关文献

[1]高光谱对冬小麦倒伏的响应. 曹利萍,王君杰,雷梦林,张晋. 2017

[2]冬小麦冠层光谱与土壤供氮状况相关性研究. 李广信,王超,冯美臣,杨武德,李方舟,冯瑞云. 2017

[3]倒伏胁迫下冬小麦冠层光谱及红边特征. 赵佳佳,冯美臣,杨武德,李广信,王超,王慧琴,朱智慧. 2015

[4]地膜小麦集水有限补灌技术研究. 崔欢虎,张鸿杰,徐建兵,梁维治,马爱萍,池宝亮,陈奇恩. 2000

[5]旱地玉米两种秸秆覆盖方法. 赵克明. 1992

[6]微孔膜覆盖穴播小麦生态效应研究. 崔欢虎,张鸿杰,徐建兵,梁维治,马爱平,池宝亮,陈奇恩. 2000

[7]旱地谷子休闲期地膜覆盖垄作效应研究. 赵荣华,黄明镜,李萍. 1998

[8]旱地麦田分次施氮、施肥水平及肥料品种对产量的影响. 马爱平,王娟玲,靖华,王裕智,崔欢虎. 2009

[9]旱地小麦不同年型高产高效配套技术研究──Ⅱ.高产高效配套技术开发研究. 籍增顺,张松令,张鸿杰,徐建兵,郑王义,崔欢虎. 1997

[10]简易微喷灌技术及其在旱塬麦田应用研究. 牛西午,冯永平,董孟雄,董忠义,王礼,张万元. 1998

[11]山西旱地休闲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Ⅰ.气候资源评价与土壤水分变化. 籍增顺,张松令,张鸿杰,徐建兵,郑王义,崔欢虎. 1997

[12]降雨量与旱地糜子产量的关系. 王君杰,王宇楠,王海岗,陈凌,曹晓宁,刘思辰,田翔,秦慧彬,乔治军. 2019

[13]旱地高产作物甘薯加工增值技术. 安鸣,王笳. 1997

[14]晋中旱地玉米耗水规律及农田水分平衡研究. 陈奇恩,萧复兴,晋凡生,李海金,朱亚丽. 1991

[15]旱地麦田水肥关系及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 巫东堂,李红梅,焦晓燕,周怀平. 2001

[16]旱地小麦不同年型高产高效配套技术研究──Ⅰ.降水、土壤养分和小麦产量关系研究. 籍增顺,张松令,张鸿杰,徐建兵,郑王义,崔欢虎. 1997

[17]旱地冬小麦害虫综合综合技术体系研究. 尹青云,郑王义. 1997

[18]晋南旱地多熟种植效应研究. 冯永平,李永山,朱建中,牛西午. 2001

[19]技术组合对旱地棉花根际生态系统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梁哲军,赵海祯,王玉香,齐宏立,刘惠民,曹美莲. 2008

[20]闻喜县旱地冬小麦生产潜力及增产途径. 贺福中,郭志利. 199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