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赤霉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突变体的侵染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旭 1 ; Theo ; 陆维忠 1 ; 喻大昭 2 ; 马鸿翔 3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遗传生理研究所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Plant

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赤霉病;回复突变体;绿色荧光蛋白;侵染过程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08 年 41 卷 10 期

页码: 3077-30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赤霉病是危害大麦、小麦生产的世界性病害,研究病原菌的致病过程对于病害的控制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禾谷镰刀菌回复突变体以单花滴注方法进行人工接种研究不同突变体的致病力差异及其在小麦穗部的侵染过程。【结果】269株回复突变体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分化。接种6d后,致病力明显降低的突变体,只有接种小穗发病,致病力明显增强的突变体,病症可扩展至5个小穗。GFP荧光信号检测表明,弱致病突变体在接种后仅在接种小穗内生长、延伸,并终止于小穗基部的致密组织处。而强致病力突变体在接种小穗内生长2d后,即能够通过小穗基部的致密组织到达小麦穗轴,并沿着穗轴内部微管束组织和皮层组织向上和下延伸,侵入邻近小穗。【结论】病原菌在接种小穗中生长后,沿着柱头、子房或内、外稃内表面,经过靠近穗轴的致密组织,侵入邻近小穗,感染整个麦穗,直至到达茎秆。

  • 相关文献

[1]西瓜枯萎病菌侵染西瓜根茎部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魏君革,孙海燕,李伟,邓渊钰,张爱香,陈怀谷. 2014

[2]镰刀菌毒素在植物与病原菌互作过程中的作用. 王立雯,王江坤,王冰冰,徐剑宏,史建荣,刘馨. 2024

[3]甘蓝根肿病菌休眠孢子的生物学特性及侵染寄主的显微观察. 杜艳,刘邮洲,刘永锋,李建斌,乔俊卿,许凌宇. 2016

[4]小麦赤霉病抗性分子标记研究. 张旭,任丽娟,周淼平,高力,沈晓蓉,向阳海,马鸿翔,陆维忠. 2005

[5]中国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的成就、问题与对策. 陆维忠,姚金保. 2001

[6]8种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田间药效比较. SONG Yi-Ming,宋益民,MA Ya-Fang,马亚芳,CHEN Hui. 2012

[7]枯草芽胞杆菌PTS-394的GFP标记及其定殖能力. 刘邮洲,梁雪杰,乔俊卿,张荣胜,陈志谊. 2014

[8]犬干扰素α4在CHO细胞中的稳定表达. 王晶宇,欧阳伟,王永山,夏兴霞,诸玉梅. 2017

[9]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坦布苏病毒的构建与鉴定. 章丽娇,田宇杰,张兰香,赵冬敏,韩凯凯,黄欣梅,杨婧,吴凤瑶,刘青涛,刘宇卓,张小飞,李银. 2024

[10]浙恢7954农杆菌介导法遗传转化培养基的优化. 邵健丰,葛敏,李春寿,陶跃之,王华. 2012

[11]大丽轮枝菌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 邓晟,王彩月,张昕,林玲,赵明文,周益军. 2012

[12]脂质体LTX介导高效转染山羊胎儿成纤维细胞(gFFCs)条件的优化. 丰秀静,曹少先,孟春花,王慧利,钱勇,王锋,成勇. 2011

[13]生防内生枯草芽孢杆菌Jaas ed1在西瓜植株内的定殖能力检测. 王卿,林玲,罗楚平,邓晟. 2015

[14]基于绿豆发状根的快速CRISPR/Cas9基因编辑方法. 闫强,胡亚群,薛冬,周琰琰,丁佩,韦雅雯,袁星星,陈新. 2023

[15]基于GFP的锌指核酸酶真核细胞筛选体系的构建与验证. 李静心,王慧利,孟春花,张庆晓,蒋进,王婧,曹少先. 2014

[16]多菌灵和三唑酮混配对小麦病害的协同杀菌作用. 陆长婴,季明东,李沛元,徐润成,陈茂林. 2000

[17]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和新抗源筛选. 黄昌,牟建梅,刘敬阳,李斌麒,陈凤生,孟静. 2000

[18]分子标记技术在连云港小麦赤霉病育种应用展望. 王莉娟,樊宁声,张广旭. 2017

[19]江苏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 姚克兵,庄义庆,尹升,杨红福,束兆林,刘福海. 2018

[20]美国大麦种质资源对赤霉病的抗性鉴定. 栾海业,陈健,沈会权,陶红,乔海龙,臧慧,陈和.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