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六盘水小黄姜脱毒快繁技术及遗传变异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松宸 1 ; 赵德刚 1 ; 赵懿琛 1 ;

作者机构: 1.贵州大学农业生物工程研究院生命科学学院山地植物资源保护与种质创新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农科院;贵州大学药学院

关键词: 小黄姜;脱毒培养;正交分析;遗传变异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17 年 12 期

页码: 5070-507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折溪乡小黄姜姜芽为外植体,通过外植体灭菌实验确定了一套高效的姜芽外植体灭菌方法,即剥去姜芽外层组织后,用75%酒精处理30 s,0.1%升汞处理3 min。该方法可在保证存活率为100%时,达到99%的灭菌率。本研究采用正交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生长素萘乙酸(1-naphthylacetic acid,NAA)和细胞分裂素6-苄氨基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6-BA)对六盘水小黄姜组培苗生长的影响。数据结果表明,在接种3个月内,正交组平均长出丛生芽1.7个,不定根3.1条。当培养基中激素含量为1.0 mg/L NAA和4.0 mg/L 6-BA时,平均长出丛生芽4.1个,不定根12条。说明该激素浓度组合是促进组培苗丛生芽和不定根生长及分化的最优组合。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酶联检测显示脱毒小黄姜组培苗TMV浓度平均值为0.299 5 ng/m L(未处理小黄姜TMV浓度为3.317 4 ng/m L),说明结合茎尖脱毒与热处理脱毒可以有效除去小黄姜体内的TMV。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小黄姜脱毒苗进行遗传变异分析,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5条稳定的多态性引物,不同继代小黄姜脱毒苗遗传变异检测表明继代培养8次后的植株与母株的遗传特性均保持一致。

  • 相关文献

[1]小黄姜人工种子技术探索. 李晋华,赵德刚,赵懿琛. 2018

[2]小黄姜高产高效示范与栽培技术. 李德文,王少铭,罗莉斯,于二汝,冷家归,候颖辉. 2018

[3]茎尖离体培养小黄姜变异株品质特征及转录组学分析. 侯颖辉,王少铭,罗莉斯,李晋华,冷家归,汪志燚,李德文. 2023

[4]贵州小黄姜脱毒原种栽培因子优化. 王少铭,李德文,冷家归,罗莉斯,侯颖辉,李晋华,向依. 2021

[5]山区小黄姜优质栽培关键技术. 李辉. 2024

[6]利用AFLP标记对鄂西多花木蓝材料遗传变异的分析. 罗天琼,张建波,莫本田,张瑜,龙忠富,王普昶. 2016

[7]百宜黑鸡与兴义矮脚鸡、长顺绿壳蛋鸡的遗传变异研究. 阳光远,王文涛,张小林,傅筑荫,陈彬. 2011

[8]瑶山鸡TRHR基因编码区序列SNP检测及其与繁殖性状的相关性. 伍革民,徐龙鑫,朱丽莉,唐继高. 2017

[9]荔波瑶山鸡NSG1基因变异检测及与繁殖性状关联分析. 伍革民,徐龙鑫,朱丽莉,唐继高. 2017

[10]百宜黑鸡mtDNA D-loop区遗传变异分析. 阳光远,张小林,王文涛,傅筑荫,陈彬. 2011

[11]贵州不同宿主布氏杆菌分离与遗传关系. 史开志,毛君婷,姜玲玲,徐洪忠,尚以顺,吴卫珩. 2014

[12]长顺绿壳蛋鸡mtDNA D-loop区遗传多样性分析. 韩雪,朱丽莉,粟朝芝,陶宇航. 2015

[13]贵州野生匍匐剪股颖POD等位酶位点遗传变异分析. 钟理,杨春燕,尚以顺,王小利,刘正书,陈伟. 2008

[14]百宜黑鸡与长顺绿壳蛋鸡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分析. 王文涛,阳光远,陈彬. 2011

[15]侵染贵州火龙果的仙人掌X病毒基因组序列分离与变异分析. 郑乾明,柏自琴,王小柯,林乾,王彬,马玉华. 2022

[16]贵州南部柑桔黄龙病菌两个原噬菌体位点遗传多样性分析. 柏自琴,王小柯,冯建文,李金强,罗会,罗怿,李兴忠,李文云,马玉华. 2019

[17]瑶山鸡TRH基因编码区序列变异及其与繁殖性状的相关性. 伍革民,朱丽莉,韩雪,唐继高. 2020

[18]TRH基因编码区序列变异及其与繁殖性状的相关性. 伍革民,朱丽莉,韩雪,唐继高. 2020

[19]热带玉米耐低氮性状的遗传变异(英文). 陈泽辉,A.L.Carpena. 2000

[20]荔波瑶山鸡血管活性肠肽及其受体基因变异与繁殖性状的关联性. 伍革民,朱丽莉,韩雪,唐继高.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