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猕猴桃溃疡病菌不致病菌株G230的鉴定及形成原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谢婷 1 ; 吴石平 1 ; 张清华 1 ; 王紫颖 1 ; 莫祥恺 1 ; 杨再福 1 ; 赵志博 1 ; 黄丽丽 1 ;

作者机构: 1.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关键词: 猕猴桃溃疡病;致病性;转座子;Ⅲ型分泌系统;hrpS基因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23 年 04 期

页码: 932-9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索田间猕猴桃溃疡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Psa)致病力丧失的分子机制,针对从猕猴桃果园中分离获得的1株不致病菌株G230,通过特异性引物检测和多基因序列分析明确其分类地位,并设计引物检测其是否由已知遗传变异引起,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基因表达、超敏反应和荧光素酶报告菌株检测确定引起菌株G230致病力丧失的原因。结果表明,不致病菌株G230为Psa生物型3(Psa3),其致病缺陷不是由已报道的遗传变异引起;基于基因组比较分析发现菌株G230中的hrpS基因被转座子ISPsy36插入破坏,导致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T3SS)不能正常表达;而在不致病菌株G230中表达hrpS基因后能恢复其T3SS功能,使其具备致病能力及激发非寄主超敏反应的能力。表明转座子ISPsy36插入hrpS基因内部可以破坏Psa的T3SS功能进而使其丧失致病力,这是自然条件下Psa3丧失致病力的一种新型机制。

  • 相关文献

[1]鼠伤寒沙门菌sRNA GcvB和伴侣蛋白Hfq对Ⅲ型分泌系统相关基因的调控. 张家莉,潘永,段世宇,令狐远凤,郑如雯,杨琦. 2023

[2]油菜菌核病的致病性和抗(耐)性研究现状. 王璐璐. 2015

[3]贵州省鹅源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 李干洲,汪德生,徐景峨,王璇,余波,杨粤黔. 2013

[4]土壤环境因子对十字花科根肿病发生的影响. 陈小均,何海永,王莉爽,安星宇,吴石平,郑晓红,高祥洪. 2020

[5]猪链球菌1/2型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 黎芷欣,周思旋,周碧君,齐婧,张静,史开志. 2023

[6]3株魔芋茎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 赵兴丽,贺圣凌,刘思睿,罗林丽,周罗娜,范士杰,周玉锋. 2022

[7]稻瘟病菌粗毒素在水稻稻瘟病中的作用. 袁洁,裴桦. 1999

[8]坦布苏病毒不同感染途径对樱桃谷鸭致病性的影响. 田宇杰,章丽娇,刘青涛,徐景峨,陶宇航,韩凯凯,杨婧,黄欣梅,李银. 2021

[9]改良孢子弹射法分离茶饼病病原菌. 刘垚果,陈瑶,刘惠芳,陈薇,雷志伟,马驰宇,杨文. 2022

[10]黑斑蛙歪头病的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其感染病理分析. 刘益莎,王荣华,梁丹,符艳纯,张润春,陈中元,罗玉双,杨星.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