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东海带鱼种群鉴别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子藩 1 ; 熊国强 2 ; 黄克勤 2 ; 陈卫忠 2 ; 丁耀平 1 ; 许源剑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带鱼;形态性状;种群鉴别;东海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1997 年 21 卷 03 期

页码: 282-28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对取样于东海不同海区29批2168属带鱼鱼体的各项形态性状的观察、计测,并应用数学方法对性状差异进行统计比较和群体间聚类分析,结合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东海带鱼,不论近海或外海的群体,相互间形态特征基本酷似,呈现出密切的关系,从而确认它们系同一个种群,在渔业生物学研究和资源管理上当作一个基本单元。东海南部外海(北纬29°以南、东经125°30′以东)的带鱼群体,其形态性状虽与其它海区相比存在一定的地理性差异,但差异值界限不甚明显,可能是东海带鱼同一个种群内的一支独立群体。

  • 相关文献

[1]东海带鱼渔获量对捕捞压力和气候变动的响应. 王跃中,贾晓平,林昭进,孙典荣. 2011

[2]东海及黄海南部带鱼的海底水温分布特征及分析方法的优化. 刘勇,程家骅,贾世广. 2021

[3]东海带鱼年龄与生长的研究. 严利平,胡芬,李建生,刘勇,程家骅. 2005

[4]东海带鱼食性的季节变化. 林龙山,张寒野,李惠玉,程家骅. 2006

[5]东海带鱼摄食习性的研究. 林龙山,严利平,凌建忠,刘勇,周荣康. 2005

[6]东海带鱼主要体征与个体繁殖力的关系. 凌建忠,程家骅,任一平,林龙山. 2004

[7]夏季东海区带鱼的网具选择性试验研究. 黄洪亮,唐峰华,陈雪忠,张衡,李灵智,宋学峰,张胜茂,王德虎. 2016

[8]基于Beverton-Holt模型的东海带鱼资源利用与管理. 凌建忠,李圣法,严利平,程家骅. 2008

[9]东海带鱼繁殖力及其资源的合理利用. 凌建忠,严利平,林龙山,李建生,程家骅. 2005

[10]基于空间自相关的东海带鱼聚集特征年代际变化. 袁兴伟,刘尊雷,金艳,崔学森,周为峰,程家骅. 2017

[11]东海带鱼渔获量变动原因分析. 王跃中,邱永松. 2006

[12]东海近岸水域带鱼产卵群体的结构特征. 陈云龙,单秀娟,戴芳群,金显仕. 2012

[13]东海近海带鱼群体相对资源密度、空间分布及其产卵群体的结构特征. 陈云龙,单秀娟,戴芳群,金显仕. 2013

[14]南海北部带鱼群体结构及生长、死亡和性成熟参数估计. 史登福,张魁,蔡研聪,耿平,许友伟,孙铭帅,陈作志. 2020

[15]东、黄渤海带鱼的洄游路线. 徐兆礼,陈佳杰. 2015

[16]基于电子鼻与HS-SPME-GC-MS技术分析不同处理方式腌干带鱼挥发性风味成分. 吴燕燕,王悦齐,李来好,王锡昌,杨贤庆,蔡秋杏,赵永强,辛少平. 2016

[17]再议东黄渤海带鱼种群划分问题. 徐兆礼,陈佳杰. 2016

[18]东海区带鱼和小黄鱼渔业生物学的研究(英文). 林龙山,程家骅,李惠玉. 2008

[19]中国近海三种主要经济鱼类的生物学特性与资源现状. 林新濯. 1987

[20]带鱼腌制加工过程理化指标、微生物和生物胺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 吴燕燕,陈玉峰,李来好,杨贤庆,林婉玲,杨少玲,王锦旭.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