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东北水稻白叶枯病菌株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品种对白叶枯病抗性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宪 1 ; 许晶 2 ; 温嘉伟 1 ; 刘文平 1 ; 张佳环 2 ; 王继春 1 ;

作者机构: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水稻白叶枯病菌;病原菌致病性;DNA指纹图谱;品种抗性;东北地区

期刊名称: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5684

年卷期: 2015 年 37 卷 03 期

页码: 290-2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水稻白叶枯病最近几年在中国东北地区呈现突发和爆发态势。明确当地病原菌毒性和品种抗病情况,是防治白叶枯病的有效措施。选择东北稻区23个水稻白叶枯病菌菌株,进行了IS-PCR扩增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在0.83遗传距离水平,23个菌株可划分为5个簇。利用分离的水稻白叶枯病菌株与粳稻品种接种互作,"通禾855"等部分品种表现较强抗谱。用9个中国水稻白叶枯病菌标准菌株对15份北方粳稻品种进行人工接种,结果显示除品种"通系929"表现中抗外,其他品种的抗性综合表现感病。研究结果表明:北方水稻白叶枯病菌遗传多样性较复杂,筛选、引进广谱抗水稻白叶枯病种质资源材料非常必要,而且,利用当地菌株筛选抗源材料更加可靠。

  • 相关文献

[1]水稻白叶枯病菌北方田间菌株的分子鉴别和致病型分析. 陈华民,王继春,蒋军喜,吴茂森,何晨阳. 2010

[2]吉林省大豆新品种(系)抗大豆花叶病毒病总体评价与抗性分析. 宋淑云,晋齐鸣,张伟,李红,沙洪林,王立新. 2006

[3]吉林省花生叶斑病发生调查及主栽品种抗性鉴定. 张伟,李洪来,贾娇,付立范,吴宏斌,李慧,王义生,高明. 2022

[4]施药对不同抗性水平玉米品种的病虫害防效及保产作用. 吴宏斌,张伟,苏前富,孟玲敏,贾娇,白雪,王义生,张振铎,孙嵬,高月波. 2024

[5]水稻白叶枯病菌北方田间菌株的分子鉴别和致病性分析. 陈华民,王继春,蒋军喜,吴茂森,何晨阳. 2010

[6]水稻白叶枯病菌北方菌株的分子鉴别和致病型分析. 陈华民,王继春,蒋军喜,吴茂森,何晨阳. 2010

[7]东北稻区二化螟种群灾变与监控进展报告. 孙雅杰,高月波. 2007

[8]粮食安全与东北地区牧草用地的思考. 徐安凯. 2009

[9]东北地区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李瑞平,郑金玉,罗洋,郑洪兵,王浩,刘武仁. 2017

[10]东北不同生态区域新型耕作模式玉米产量差异. 李瑞平,白氏杰,谢瑞芝,王克如,罗洋,侯鹏,明博,郑洪兵,刘武仁,王浩,李少昆. 2019

[11]播期对东北不同熟期玉米品种茎秆力学特性的影响. 魏雯雯,吴杨,王永军. 2019

[12]东北地区土壤养分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Wu Haiyan,吴海燕,Fan Zuowei,范作伟,Liu Chunguang. 2016

[13]悬钩子属(Rubus L.)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珊珊,耿佳麒,赵晨辉,宋宏伟,梁英海,李红莲,唐雪东,张冰冰. 2020

[14]东北地区玉米秸秆还田培肥机理及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梁卫,袁静超,张洪喜,闫孝贡,刘剑钊. 2016

[15]2015年东北地区大豆田病害种类与危害程度调查研究. 李沐慧,王媛媛,陈井生,颜秀娟,刘晓宇,段玉玺,朱晓峰,陈立杰. 2016

[16]东北地区现代玉米产业农业经济调查分析. 杨双,张云飞,郭文波,郭亚梅,朱玉芹,徐晓红,李万良. 2008

[17]东北地区马铃薯甲虫监测与入侵风险分析. 张正坤,鲁新,李建平,张有才,丁毅弘,徐文静,杜茜,李启云,郭文超. 2012

[18]东北地区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耕种技术研究. 蔡红光,梁尧,刘慧涛,刘剑钊,秦裕波,刘方明,袁静超,张洪喜,任军,王立春. 2019

[19]东北地区玉米育种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徐艳荣,仲义,代秀云,侯宗运,焦仁海,刘兴二. 2020

[20]东北地区辣椒杂交制种技术. 张海燕,苗国辉,于翠香,王占海,杨贵春.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