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黑龙江省玉米早衰与防治措施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宋英博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关键词: 玉米;叶片;群体;早衰;化控

期刊名称: 农业与技术

ISSN: 1671-962X

年卷期: 2021 年 011 期

页码: 20-22

摘要: 近年来,黑龙江省玉米种植区早衰现象时有发生,玉米早衰现象严重影响黑龙江省玉米产量和商品性。本文从玉米早衰特征特点出发,研究玉米早衰产生原因,并提出使用抗早衰品种,合理密植;科学合理施肥;化学调控;栽培技术防治;灌溉及排涝;放秋垄,根外追肥;及时防治病虫害等多项玉米防早衰措施。以期为玉米早衰的防治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化控剂玉黄金对玉米品种东农253穗部和抗倒性影响. 魏湜,杨振芳,顾万荣,李晶,陈喜昌,张立国,李波. 2015

[2]同一群体的12个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 石运强,孙艳杰,景玉良,邵勇,魏国才,南元涛,金振国,高利,冯鑫. 2019

[3]玉米缺氮诊断与防治措施. 王囡囡. 2021

[4]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影响玉米群体整齐度的因素及对策. 宋英博. 2021

[5]玉米选系群体遗传增益对种植密度的选择响应. 张丰屹,唐娟,杨致远,李一,张宇星,宋炜,王宝强,李明顺,张德贵,李新海,雍洪军. 2025

[6]苗期叶片损伤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王宇先,于海林,董杨,刘玉涛,杨慧莹,徐莹莹,高盼,赵蕾. 2019

[7]低温胁迫对玉米幼苗脯氨酸积累的影响. 盖志佳. 2023

[8]氮肥-生长调节剂对寒地春玉米植株形态及产量的互作效应研究. 张倩,张明才,刘明,谭伟明,肖佳雷,来永才,李召虎,段留生. 2014

[9]优化施肥和化控对提高大豆油分和抗旱性的影响. 王英,窦新田,李伟群,杜维广,陈怡. 2005

[10]寒地水稻高产群体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单莉莉,赵海新,赵凤民,钱永德,杨丽敏. 2010

[11]松粳20和松08378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区的高产优质群体探讨. 高洪儒,闫平,张君,赵北平,宋丽娟,武洪涛,于艳敏. 2015

[12]不同生态类型春小麦品种茎杆强度的研究. 王岩,邵立刚,李长辉,马勇,车京玉,高凤梅,张起昌. 2006

[13]寒地水稻回交导入系群体耐盐碱性研究. 聂守军,谢树鹏,高世伟,史冬梅,刘宝海. 2010

[14]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群体生育动态分析. 张敬涛. 1999

[15]作物中QTL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薛永国,刘丽君,高明杰,杨哲. 2007

[16]半矮秆大豆北豆25窄行密植试验研究. 刘玲雪,贺海生,徐明贵,郑伟,郭泰,王志新,吴秀红,李灿东,张振宇,刘忠堂,张茂明,黄野飚. 2012

[17]龙油豆1号菜豆. 詹云. 2005

[18]大豆群体光合特性的研究现状. 郑殿峰,张晓艳,李建英,杜吉到,王艳杰,迟莉. 2007

[19]干旱条件下大豆叶片性状分析. 张振宇. 2011

[20]东北“三大硬阔”叶片和叶轴质量分配比较. 张海燕,陈立明.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