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套种模式甘薯与糯玉米的农艺性状及产量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敬忠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甘薯;玉米;套种;农艺性状;产量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63-65

摘要: 为山西省晋中及周边地区甘薯-糯玉米套种模式的选择及示范推广提供参考,通过大田试验分析甘薯和糯玉米不同种植比例下农艺性状的差异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甘薯-糯玉米不同套种模式的3个处理中,以处理2最佳,即糯玉米和甘薯的种植行数比为1∶3,玉米密度为1 800株/667m2,甘薯密度为2 800株/667m2时,糯玉米穗长21cm,穗行数18行,穗产量1 920个/667m2;甘薯干物质率为27.31%,出粉率为18.72%,产量为2 949.33kg/667m2,经济效益达5 486.93元/667m2,该模式可在山西省晋中及周边地区进行大面积示范。

  • 相关文献

[1]长治旱区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筛选. 芦明,张文忠,王慧慧,连培红,申海斌. 2018

[2]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张文忠,王慧慧,芦明,连培红,申海斌. 2018

[3]盐碱地对玉米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刘洁,阎世江. 2020

[4]山西省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赵力,庞云霞,智建奇,梁艺,樊丽生,安伟,侯磊. 2018

[5]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农艺、光合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丽,郭虹霞,王创云,王陆军,张丽光,王晋,李永平,韩彦青. 2015

[6]纳米钾、配肥宝和生长素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郭耀东,刘建霞,温日宇,郑联寿,樊丽生,姜庆国. 2010

[7]不同种植密度对早熟玉米‘晋单84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郑丽萍,田森林,李爱军,李作一,穆婷婷. 2014

[8]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种玉米农艺性状·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王瑞,李中青,李齐霞,祁丽婷,王敏,任先忠. 2015

[9]不同种植密度对强盛51号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武旭,车星星,许晶,李素玲. 2016

[10]玉米不同品种、播期、收获期农艺性状与产量比较分析. 李齐霞,李中青,祁丽婷,孙万荣,王敏,王爱平,王召菊. 2014

[11]27个玉米杂交种比较试验. 李志华,王玉文,李会霞,田岗. 2012

[12]密度与播期对晋西旱作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小强,武建凯,赵铭森,王若鹏,梁晓红,李娜,任重,寇圆媛. 2015

[13]山西省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赵力,庞云霞,智建奇,梁艺,樊丽生,安伟,侯磊. 2018

[14]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农艺性状、力学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邓妍,王创云,郭虹霞,张丽光,赵丽,王陆军,牛学谦,王美霞. 2017

[15]高寒区玉米套作红芸豆高产栽培技术. 王彧超,李洪,王瑞军,郗小倩. 2020

[16]晋北区玉米-柴胡套种高产栽培技术. 贺美忠,李洪. 2020

[17]旱塬地玉米套种马铃薯农田水分效应及产量变化研究. 常丽英,张宝林. 2004

[18]山西中部小麦套种玉米栽培技术. 刘丽,常云龙,宋秀珍,刘彤,王国庆. 2018

[19]小麦垄作高效节水技术应用与探讨. 李永虎,王创云,翟献忠,王美霞,卢成达,张丽娜,张丛卓,秦作霞. 2009

[20]晋北高寒冷凉区板蓝根套种玉米综合评价研究. 贺美忠,殷建军,王瑞军,李洪,王瑞霞,冯钰,帅媛媛.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