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钾浓度对茶树幼苗矿质养分吸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崔莹莹 1 ; 周波 2 ; 陈义勇 2 ; 刘嘉裕 2 ; 戴军 1 ;

作者机构: 1.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饮用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茶树;水培;钾;矿质养分;鸿雁12号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5 期

页码: 32-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了解不同钾浓度水培下茶树幼苗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规律,为茶叶生产中养分管理提供理论支撑。采用室内水培的方式,以茶树品种鸿雁12号的一年龄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综合评价不同质量浓度K+(0、5、10、20、40 mg/L)水培下茶树幼苗各部位对矿质养分吸收和运移的规律。结果表明,随水培营养液中K+质量浓度升高,茶苗根部N、Mg、Ca、Zn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K、Na含量总体呈先下降后增加趋势,0~20 mg/L K+处理茶苗根部Cu含量显著下降;0 mg/L K+水培处理显著促进茶苗根部Fe吸收,40 mg/L K+水培下茶苗根部明显偏向N、K、Ca和Zn吸收。随水培营养液中K+质量浓度升高,茶苗茎部Cu、Zn含量增加,K、Na、Fe、Mg含量先升高后降低,0~20 mg/L K+处理显著抑制茶苗茎部P吸收。水培营养液中K+质量浓度升高显著促进茶苗叶片N、Mn、Cu和Zn吸收;茶苗叶片K、Na含量随水培营养液中K+质量浓度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10 mg/L K+处理达到最高;20~40 mg/L K+处理茶苗叶片P、Ca和Mg含量的变化不明显,0~10 mg/L K+处理显著抑制茶苗叶片Fe吸收。可见,不同质量浓度K+水培下,茶树幼苗各部位对矿质养分的吸收存在显著差异,20~40 mg/L K+水培处理促进茶树幼苗根部N、Ca、Mg、Zn的吸收,抑制P、Fe、Cu、Mn的吸收;水培营养液中K+质量浓度升高可促进茶树幼苗茎部Cu、Zn的累积,抑制茎部N、P、Mg的累积,促进茶树幼苗叶片N、Mn、Cu、Zn的累积,但高质量浓度K+水培处理抑制茶树幼苗叶片K、Na、P的累积。设置试验条件下,10 mg/L K+水培处理较为适宜,鲜叶K含量最高且多数矿质养分含量高。

  • 相关文献

[1]高香乌龙茶新品种鸿雁12号的选育. 李家贤,黄华林,陈栋,赵超艺,何玉媚,乔小燕,晏嫦妤,吴华玲. 2010

[2]缓释尿素对水稻灌浆期剑叶及籽粒养分变化的影响. 张木,唐拴虎,张发宝,黄巧义,黄旭,逄玉万,易琼. 2017

[3]酸橘砧和枳砧沙糖橘果园土壤、叶片、果实养分比较与相关性分析. 姜波,吕远达,闫化学,钟广炎,钟云. 2021

[4]南方草莓培品种比较试验. 袁四清,梁肇均. 1999

[5]观赏植物的水养盆栽技术及应用. 王代容,廖飞雄. 2008

[6]一种快速有效鉴定烟草苗期青枯病抗性的水培接种法. 张海玲,许玉红,马丽聪,夏岩石,李荣华,黄依琳,周子苑,肖建旺,袁清华,赵伟才,郭培国. 2023

[7]樱桃番茄水培肥料配方试验. 梁肇均,师长俭,郑锦荣,徐爱平,袁四清. 1998

[8]叶菜不同氮源形态的水培试验. 姚建武,艾绍英,柯玉诗,黄小红,凌德全. 2001

[9]南方草莓栽培方式比较试验. 袁四清,梁肇均,徐爱平. 2000

[10]水培条件下花生磷效率品种间差异机理初探. 姚丽贤,张政勤,周文龙. 2000

[11]蕹菜水培专用肥研究. 徐爱平,师长俭,郑锦荣,梁肇均,袁四清,姚文山. 1998

[12]南方草莓水培品种比较试验. 袁四清,梁肇均,徐爱平,姚文山,郑锦荣,师长俭. 1999

[13]我国花卉水培研究及应用. 刘飞,王代容,吕长平,丁丁,郑智,郭慧. 2009

[14]3种观叶植物水生性根系形成及NAA处理效应. 王代容,刘晓荣,陈敏,李妙汉,廖飞雄. 2011

[15]Cd对叶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及其在叶菜体内的积累. 何江华,杜应琼,周晓洪,柳勇,陈俊坚,王少毅,何文彪,李淑仪. 2006

[16]钾对龙眼产量和品质的品质的影响. 张发宝,陈建生. 1997

[17]施磷量对旱地小麦氮磷钾和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王荣辉,王朝辉,李生秀,王西娜,李华. 2011

[18]钾素对荔枝光合性能、碳水化合物积累及座果的影响. 邓义才,倪耀源,陈乃荣. 1993

[19]钾钙镁营养对香蕉产量、品质及贮藏性的影响. 杨苞梅,李进权,姚丽贤,李国良,何兆桓,周昌敏,涂仕华. 2010

[20]氮磷钾配比对木薯养分吸收动态及产量影响. 黄巧义,唐拴虎,陈建生,张发宝,解开治,黄旭,蒋瑞萍,李苹.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