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水螅水母、管水母和栉水母的丰度分布与季节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高倩 1 ; 陈佳杰 1 ; 徐兆礼 1 ; 朱德弟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2.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水螅水母;管水母;栉水母;季节分布;长江口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15 年 35 卷 22 期

页码: 7328-73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依据2002—2003年长江口及邻近海域(29°00'—32°00'N、122°00—123°30'E)4个季节的海洋调查资料,探讨了该水域小型水母(含水螅水母、管水母和栉水母)总丰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季节差异。结果显示,该海域共出现小型水母41种,其中水螅水母28种,管水螅11种,栉水母2种。主要优势种包括管水母大西洋五角水母(Muggiaea atlantica)、双生水母(Diphyes chamissonis)和气囊水母(Physophora hydrostatica)以及水螅水母四叶小舌水母(Liriope tetraphylla)、两手筐水母(Solmundella bitentaculata)和短柄和平水母(Eirene brevistylus),其中大西洋五角水母为冬、春季第一优势种,双生水母则为夏、秋季第一优势种。该水域小型水母总丰度呈明显季节差异,夏季丰度最高((337.33±55.68)个/m~2),春、秋季次之(分别为(142.09±67.71)个/m~2和(132.84±35.17)个/m~2),冬季最低((113.69±32.72)个/m~2)。水温是影响调查区小型水母总丰度季节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小型水母丰度与表层温度显著正相关(P<0.01)。盐度是影响小型水母平面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春季小型水母丰度与底层盐度正相关(P<0.05),夏季与10 m层盐度正相关(P<0.01),全年则是与10 m层盐度正相关(P<0.01)。此外,调查水域小型水母丰度与其饵料——小型桡足类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

  • 相关文献

[1]东海水螅水母环境适应与生态类群. 徐兆礼. 2009

[2]南沙海域(蜮)群落特征与季风、管水母关系分析. 王亮根,杜飞雁,李亚芳,宁加佳,谷阳光. 2016

[3]南沙海域虫戎群落特征与季风、管水母关系分析. 王亮根,杜飞雁,李亚芳,宁加佳,谷阳光. 2016

[4]东海栉水母对温度和盐度生态适应的Yield-Density模型. 徐兆礼,高倩,陈佳杰,蔡萌,陈华,黄梅玲. 2008

[5]东海栉水母(Ctenophora)生态特征. 徐兆礼,张凤英,罗民波. 2006

[6]青岛近海生物气溶胶中总微生物的分布特征. . 2019

[7]莱州湾强壮滨箭虫种群数量及个体大小季节分布. 左涛,王俊,时永强. 2017

[8]南通如东滩涂文蛤产地环境中石油烃污染评价. 夏培艳,袁骐,蒋玫,沈新强. 2011

[9]东海水螅水母环境适应的多样性. 徐兆礼. 2007

[10]长江口口门区潮下带水域鱼类群落组成的季节变化. ZHANG Heng,张衡,LUO Minbo. 2013

[11]长江口水生生态系统修复工程之二--底栖生物试验性增殖与放流. 陈亚瞿,金镠,谈泽炜. 2002

[12]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及临近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罗民波,庄平,沈新强,王云龙,张涛,朱江兴. 2009

[13]“漂浮人工湿地”对长江口鱼类产卵场修复效果研究. 宋超. 2013

[14]长江口口门区潮下带水域鱼类群落组成的季节变化. ZHANG Heng,张衡,LUO Minbo. 2013

[15]长江口中国花鲈食性分析. 洪巧巧,庄平,杨刚,张涛,侯俊利,章龙珍,智玉龙,张航利,杨阳. 2012

[16]1985~1986年长江口生态系统能流网络分析. 张效嘉,线薇微. 2016

[17]长江口沿岸碎波带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季节性变化. 张宇,钟俊生,蒋日进,林楠,葛珂珂,陈渊戈. 2011

[18]长江口低氧区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及其环境意义. 刘军,臧家业,冉祥滨,赵晨英,刘季花,王小静. 2017

[19]长江常熟溆浦段中华鲟幼鱼出现时间与数量变动. 李罗新,张辉,危起伟,杜浩,洪克明. 2011

[20]丰、枯水期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初探. 李照,宋书群,李才文,俞志明.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