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2个三系杂交稻保持系航天诱变效应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永柱 1 ; 许立超 1 ; 郭涛 1 ; 王慧 1 ; 张建国 1 ; 陈志强 1 ;

作者机构: 1.华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 三系杂交稻;保持系;航天诱变;性状变异;保持力

期刊名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1-411X

年卷期: 2013 年 34 卷 03 期

页码: 292-29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搭载"实践八号"农业育种卫星,研究了2个三系杂交稻保持系HT-B和Y华农B航天搭载诱变后代的性状变异及保持力变异的情况.结果表明:诱变SP1代在发芽率、芽长、苗高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他农艺经济性状与对照差异不明显;SP2、SP3代的多个农艺经济性状发生了正、负向变异,不同材料不同性状诱变效果不同;直链淀粉质量分数变异幅度大,突变体中出现了直链淀粉质量分数(w)极低的糯性突变体(w=1.66%)和极高的突变体(w=38.03%%).以SP4代突变株系与对应不育系测交,考察测交F1代的花粉育性和套袋自交结实率,结果表明SP4代突变株系相对于对应不育系的保持力发生了较大改变,测交F1代中出现了完全可育的株系.结合农艺经济性状,可从中选育出优良的保持系新种质.

  • 相关文献

[1]蓖麻蚕与大乌Jiu蚕远缘杂交的研究简报. 陈智毅. 2000

[2]卫星搭载后非洲菊种子的萌发和离体培养研究初报. 刘巧媛,王小菁,廖飞雄,张孟锦,王碧青. 2006

[3]水稻空间诱变突变品系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及稻瘟病抗性变异. 王慧,陈志强,杨祁云,李力,洪彦彬,张建国,朱小源,林佩珍. 2004

[4]高产优质三系杂交稻新品种广泰优1002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钟日生,梁铁军,柳武革,冯大良,吴建发,袁沛森. 2021

[5]杂交水稻谷粒性状的遗传分析. 符福鸿,王丰,黄文剑,彭惠普,伍应运,黄德娟. 1994

[6]高产优质三系杂交稻天优199的选育与利用. 李曙光,梁世胡,顾海永,吴玉坤,陈国荣,张其文,陈志远,李传国. 2011

[7]广东省三系杂交稻新组合米质分析. 朱满山,符福鸿,黄慧君,李传国,梁世胡,黄德娟,王丰. 2004

[8]三系杂交稻质核及质核互作遗传效应的估计法. 王丰. 1990

[9]水稻近等不育系的涵义、选育及应用前景. 李宏,周少川,周德贵,黄道强,赖穗春,王志东,王重荣. 2013

[10]籼型三系杂交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朱满山,符福鸿,黄慧君,李传国,梁世胡,王丰. 2005

[11]水稻不育系泰丰A创制及其优良品质性状遗传基础研究. 王丰,刘迪林,朱满山,廖亦龙,李金华,付崇允,曾学勤,马晓智,霍兴,孔乐,柳武革. 2024

[12]鸡冠花新品种‘霞光鸡冠花’. 刘小飞,廖飞雄,刘金梅,刘晓荣,王代容,林益坚. 2015

[13]酥醪菜、福田菜心、耙齿萝卜的航天诱变育种研究初报. 张衍荣,曹健,李桂花,赵秀娟. 2004

[14]桑树种子航天诱变试验. 罗国庆,唐翠明,吴福泉,杨琼,廖森泰. 2006

[15]作物航天诱变育种变异特征研究进展. 甘仪梅,张树珍,武媛丽,杨本鹏.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