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分子标记和高通量测序的基因精细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茂辉 1 ; 钟春燕 1 ; 罗文龙 1 ; 聂金泉 1 ; 郭涛 1 ; 王慧 1 ; 陈志强 1 ;

作者机构: 1.肇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斑点叶突变体;分子标记;高通量测序;基因定位;序列比对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8 年 10 期

页码: 1-8+174

摘要: 水稻斑点叶突变体Spl34是自然获得的突变体,在研究其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基础上,利用粳稻Francis和Spl34杂交构建F_2基因定位群体进行精细定位研究,遗传分析表明Spl34的斑点叶表型受单个显性基因Spl34(t)调控;利用SSR/InDel标记对无斑点叶隐性单株进行连锁分析,将Spl34(t)精细定位于第11号染色体23.483~23.530 Mb之间,定位区间长度为46.99 kb,筛选出8个候选基因。另外,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F_2(Francis/Spl34)有斑点个体混合池、无斑点个体混合池以及双亲进行重测序,利用基因组SNP对有斑点和无斑点混合池进行关联分析,将Spl34(t)定位于第11号染色体23.223~23.791 Mb之间,区间大小约568 kb;进一步利用单分子测序技术对Spl34突变体进行测序,通过从头组装、关联分析,在两个重叠群tig00001409和tig00003011检测到紧密连锁。通过对两个重叠群之间序列进行Sanger测序并产生的新重叠群长度达到233.95 kb,其中Spl34(t)定位区间大小约40 kb。将斑点叶基因Spl34(t)精细定位于第11号染色体约40 kb的区间,为进一步开展该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 相关文献

[1]柑桔线虫抗性主基因座Tyr1的特异标记开发与遗传作图改进(英文). 向旭,邓占鳌,郑启发,陈存贤,Frederick G.Gmitter Jr. 2009

[2]空间诱变水稻品系T2的稻瘟病抗性分析及抗病基因定位. 孙大元,陈冠州,张景欣,周丹华,王慧,朱小源,杨祁云,陈志强. 2016

[3]水稻磷高效基因的初步定位. 易俊良,周德贵,卢德城,吴耀荣,李宏,黄道强,赖穗春,王重荣,王志东. 2012

[4]中国南瓜半短蔓种质‘CmSd1’的鉴定和CmSd-1(t)基因定位. 罗文龙,王青,李俊星,钟玉娟,郭巨先,李桂花,陈木溪,黄河勋. 2019

[5]放射杂交在猪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 杜红丽,崔建勋. 2006

[6]浅绿叶水稻突变体的特性与遗传分析. 胡巍,高云,张强,张彬,江奕君. 2021

[7]辣椒遗传图谱与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宋钊,夏碧波,张白鸽,李颖,徐小万,程蛟文,曹健,胡开林. 2018

[8]水稻恢复系华占抗稻瘟病遗传分析及基因鉴定. 陈深,苏菁,华丽霞,汪文娟,汪聪颖,杨健源,曾列先,朱小源. 2015

[9]源宝占抗稻瘟病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宋江平,陈雨,汪文娟,潘大建,曲延英,陈全家,朱小源,李晨. 2014

[10]稻瘟病新隐性抗病基因pi55(t)的遗传及定位. 何秀英,刘新琼,王丽,王玲,林菲. 2012

[11]AB-QTL法定位广东高州野生稻谷粒外观性状和粒重基因. 井赵斌,潘大建,曲延英,范芝兰,陈雨,陈建酉,陈芬,李晨. 2009

[12]水稻粤丰B的香味遗传分析与SSR标记定位. 李金华,王丰,柳武革,金素娟,刘宜柏. 2006

[13]芥蓝紫薹性状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张艳,洪晓如,黎庭耀,李桂花,陈汉才. 2018

[14]中国南瓜果皮颜色基因连锁的SNP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应用. 周洋洋,黄河勋,李俊星,罗少波,吴廷全,钟玉娟. 2018

[15]空间诱变水稻DH104的稻瘟病抗性分析及抗病基因定位. 孙大元,肖武名,杨祁云,王慧,郭涛,刘永柱,张建国,朱小源,陈志强. 2011

[16]广东地方稻种暹罗占抗稻瘟病基因分析. 汪文娟,苏菁,陈深,汪聪颖,冯爱卿,曾列先,杨健源,朱小源. 2016

[17]三黄占2号稻瘟病抗性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关系研究. 张少红,刘斌,朱小源,杨健源,伍尚忠,Hei Leung. 2006

[18]冬瓜首雌花节位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王敏,刘微,谢大森,江彪,闫晋强,彭庆务,何晓明,杨松光,刘文睿. 2023

[19]水稻耐储藏特性研究进展. 柳武革,王丰,刘振荣,廖亦龙,李金华. 2006

[20]水稻耐冷生理和遗传机制研究进展. 邓久英,陈光辉,刘斌,刘军.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