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6株高产油微拟球藻的中试培养评价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朱葆华 1 ; 石红萍 1 ; 孙发强 1 ; 韩吉昌 1 ; 杨官品 2 ; 潘克厚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关键词: 生物柴油;微拟球藻;连续培养;中试规模

期刊名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2-5174

年卷期: 2016 年 46 卷 07 期

页码: 15-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用50L密闭式吊袋光生物反应器,采用连续培养模式,对6株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oceanica)进行产油性能的中试筛选。从藻种的比生长速率、总脂含量、油脂产率,甘油三酯(TAG)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等方面评价藻种的产油性能。经过10d的连续培养,筛选到2株生长速率快、油脂产率高的优良能源微藻藻株:3-25和75B1,它们的总脂含量分别达到细胞干重的33.49%和29.36%;油脂产率分别为10.04和8.07mg·(L·d)~(-1);它们的C16与C18之和分别占到了总脂肪酸含量的72.71%和68.05%,且以饱和脂肪酸C16∶0及单不饱和脂肪酸C16∶1为主,适合生物柴油的生产。尽管藻株4-38的油脂产率较低,但其甘油三酯含量较高,C16和C18之和高达76.32%,其脂肪酸组成也非常适合生物柴油的生产。研究结果表明,3-25、75B1和4-38这3株微拟球藻有望作为生产生物柴油的候选藻株。

  • 相关文献

[1]外源水杨酸提高微拟球藻低温抗逆性的应用. 陈文笔,张琳,徐继林,潘克厚. 2017

[2]微拟球藻富油藻株筛选及柱状光生物反应器培养评价研究. 何文栋,朱葆华,冯磊力,常雅青,杨官品,潘克厚. 2017

[3]RNA干扰UGP基因表达对三角褐指藻碳流分配的影响. 朱葆华,常雅青,何文栋,杨官品,李赟,潘克厚.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