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德文 1 ; 张太平 2 ; 魏忠芬 1 ; 王军 1 ; 李廷国 3 ; 王达强 3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
2.贵州省农业厅
3.贵州省德江县种子公司
关键词: 杂交油菜制种;黔油17号;间比;行比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06 年 25 卷 02 期
页码: 88-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农作物父本中心式制种技术”的不同间比制种与常规行比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中心式技术各处理产量均大于对照行比法,以1∶4处理的制种产量最高,2年平均制种产量为96.70 kg/667 m2,比常规行比的平均制种产量77.60 kg/667 m2增加19.1 kg/667 m2,增产幅度为24.6%。(2)“农作物父本中心式制种技术”的核心是增加制种田中的不育株数,在父本花粉量能满足母本正常结实的条件下,尽量减少父本比例,增加母本株数,从而提高制种产量,降低制种成本。
- 相关文献
[1]油菜打苔对延缓开花期的研究. 高维洁. 1990
[2]优质甘蓝型油菜黔油17号亲本原种的保优繁殖技术研究. 魏忠芬,王军,李德文,张太平. 2007
[3]杂交油菜黔油17号优质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Ⅱ“农作物父本中心式”油菜制种技术研究与示范. 魏忠芬,张太平,王军,李德文. 2007
[4]不同免耕密度对黔油17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揭良波,张太平,魏忠芬,王军,李德文. 2009
[5]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7号产量性状及增产潜力分析. 王军,魏忠芬,李德文,张太平. 2007
[6]黔油17号产量与主要栽培因素回归数学模型分析. 魏忠芬,李德文,王军,张太平. 2005
[7]种植密度对黔油17号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李德文,张太平,魏忠芬,王军. 2005
[8]双低杂交油菜黔油17号高产施肥技术研究. 李德文,张太平,魏忠芬,王军. 2006
[9]杂交油菜黔油17号适宜播种期研究. 李德文,张太平,王军,魏忠芬. 2004
[10]高产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7号的选育. 张太平,王军,魏忠芬,李德文. 2004
[11]玉米与大豆“1∶2”间作种植的株行距优化配置研究. 朱星陶,陈佳琴,谭春燕,杨春杰. 2014
[12]杂交油菜黔油30号制种技术研究 Ⅰ.父、母本种植方式与不同母本行对制种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李德珍,黄泽素,代文东,唐容. 2012
[13]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秋播制种技术研究:Ⅲ.母本晚秋直播下父母本的…. 侯国佐,何惠萍. 1997
[14]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春播制种技术研究——Ⅵ 适宜行比与密度研究. 候国佐,潘文生. 1993
[15]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全不育系“ZWA”制种技术研究. 王军,魏忠芬,李德文,张太平.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产地金钱蒲叶片和根状茎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作者:魏桂民;王少铭;罗莉斯;李晋华;侯颖辉;冷家归;汪志燚;李德文
关键词:金钱蒲;叶片;根状茎;挥发性成分
-
花椒低温冻害预防及补救措施
作者:李德文;王少铭;汪志燚;侯颖辉;冷家归;吕建伟
关键词:花椒;低温冻害;预防措施;补救措施;贵州
-
10份黔引生姜资源农艺性状及活性成分的分析评价
作者:侯颖辉;李德文;王少铭;罗莉斯;李晋华;冷家归;汪志燚
关键词:引种生姜;农艺性状;精油;GC-MS;姜辣素
-
茎尖离体培养小黄姜变异株品质特征及转录组学分析
作者:侯颖辉;王少铭;罗莉斯;李晋华;冷家归;汪志燚;李德文
关键词:茎尖离体培养;小黄姜;突变;品质;转录组学
-
贵州引种不同地区柠檬香茅草挥发油比较分析
作者:侯颖辉;李德文;王少铭;罗莉斯;冷家归;李晋华
关键词:柠檬香茅草;不同时期;不同部位;挥发油;GC-MS
-
花生籽仁油酸、亚油酸含量近红外模型构建及育种应用
作者:吕建伟;饶庆琳;姜敏;田永国;卓琴;胡廷会;成良强;王金花;王军
关键词:花生;油酸;亚油酸;近红外模型;育种方法
-
花生荚果发育和成熟阶段的秸秆品质变化分析
作者:田永国;胡廷会;丁广刚;成良强;饶庆琳;姜敏;王金花;吕建伟;王军
关键词:花生;秸秆;蛋白质;钙;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