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高晓英 1 ; 王长彪 2 ; 路贵和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玉米;耐密;丰产性;农艺性状
期刊名称: 种子科技
ISSN: 1005-2690
年卷期: 2019 年 37 卷 013 期
页码: 29-32
摘要: 本次研究于2017年分别在山西省定襄、榆次、小店、原平、清徐、介休、屯留、晋城、代县9个试验点进行,试验材料为16个玉米杂交种,以先玉335为对照进行比较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生长期调查玉米品种特性和生长状况,成熟期测定小区产量,采用DPS软件对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等性状进行科学合理分析,为玉米生产和品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 相关文献
[1]宜机收玉米新品种‘LT5918’选育报告及栽培技术. 卜华虎,任志强,肖建红,张宁,杨慧珍,王晓清. 2020
[2]麦后夏播棉育种农艺与经济性状的相关与协调. 林昕. 2001
[3]麦后夏播棉育种农艺与经济性状的相关与协调. 林昕. 2002
[4]不同类型玉米杂交种的抗旱性和丰产性研究. 黄学芳,黄明镜,池宝亮,刘化涛,张冬梅,闫六英. 2010
[5]不同收获期对不同品种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瑞,李中青,李齐霞,祁丽婷,王敏,任先忠. 2015
[6]长治旱区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筛选. 芦明,张文忠,王慧慧,连培红,申海斌. 2018
[7]玉米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重分析. 李洪,王瑞军,王彧超,郗小倩. 2018
[8]不同套种模式甘薯与糯玉米的农艺性状及产量. 张敬忠. 2018
[9]不同玉米品种在晋北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李洪,王瑞军,王彧超,杨志斌,李联梅. 2018
[10]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张文忠,王慧慧,芦明,连培红,申海斌. 2018
[11]盐碱地对玉米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刘洁,阎世江. 2020
[12]山西省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赵力,庞云霞,智建奇,梁艺,樊丽生,安伟,侯磊. 2018
[13]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农艺、光合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丽,郭虹霞,王创云,王陆军,张丽光,王晋,李永平,韩彦青. 2015
[14]几个早熟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李齐霞,李中青,祁丽婷,王敏,王瑞,孙万荣. 2016
[15]纳米钾、配肥宝和生长素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郭耀东,刘建霞,温日宇,郑联寿,樊丽生,姜庆国. 2010
[16]优质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忻黄单84的选育. 陈保国,白永新,张润生,李鹏. 2012
[17]不同种植密度对早熟玉米‘晋单84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郑丽萍,田森林,李爱军,李作一,穆婷婷. 2014
[18]玉米农艺及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侯有良,钟改荣,卢保红,魏荣业,杜如珊,张广峰. 2013
[19]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种玉米农艺性状·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王瑞,李中青,李齐霞,祁丽婷,王敏,任先忠. 2015
[20]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武兰芳.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玉米ZmCPB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刘江;赵兴华;韩斌;王铭;路贵和;王长彪;李新征
关键词:玉米;ZmCPB1基因;子粒发育;克隆;生物信息学
-
禾本科主要农作物叶绿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作者:李裕华;任永康;赵兴华;刘江;韩斌;王长彪;唐朝晖
关键词:禾本科作物;叶绿体基因组;系统发育组学;RNA编辑
-
2018-2019年度国家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小麦区域试验分析
作者:刘江;牛瑜琦;王长彪;赵兴华;韩斌;逯成芳;唐朝晖;任永康
关键词:区域试验;小麦品种;冬麦区
-
玉米雄性不育系晋玉1A的选育及其特性
作者:张欢欢;崔贵梅;王长彪;王晓清;郝曜山;杜建中;王亦学;孙毅
关键词:玉米;雄性不育;恢复基因;配合力
-
小麦抗病分子标记筛选及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史晨琳;王长彪;赵兴华;刘江;韩斌;任永康;牛瑜琦;唐朝晖
关键词:小麦;分子标记;电子定位;抗病基因;生物信息学
-
旱地小麦新品种-太714
作者:任永康;牛瑜琦;逯成芳;刘江;崔磊;郭庆;王长彪;韩斌;赵兴华;唐朝晖
关键词:
-
小麦祖先种A组/D组与水稻基因组比较分析
作者:许陶瑜;王长彪;韩斌;赵兴华;刘江;任永康;牛瑜琦;唐朝晖
关键词:小麦祖先种;水稻;核苷酸序列比对;基因比对;染色体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