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背角无齿蚌幼蚌对水体铜的吸收特征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凯 1 ; 陈修报 1 ; 刘洪波 1 ; 姜涛 1 ; 杨健 1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中下游渔业生态环境评价和资源养护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背角无齿蚌;铜;吸收效率;去除率

期刊名称: 生态科学

ISSN: 1008-8873

年卷期: 2024 年 43 卷 001 期

页码: 19-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究在不同浓度铜(Cu)暴露下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对水体Cu的吸收特征,选定对Cu吸收能力更强的幼蚌作为实验对象,依据Cu对幼蚌 96 h-EC50 和我国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中Cu限量设定 5 个浓度梯度 2.0、1.0、0.1、0.01 和 0.005 mg·L-1,进行 24 h Cu暴露实验及水体Cu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随暴露浓度的升高,幼蚌Cu吸收效率迅速升高,最高值出现在 2.0 mg·L-1 暴露组为(0.69±0.11)μg/(g·h);幼蚌Cu去除率总体呈现出降低趋势,其中 0.005 mg·L-1 暴露组去除率最高为 84.8%,1.0 mg·L-1 暴露组去除率最低为 28.9%.综上所述,背角无齿蚌幼蚌具有较强的Cu吸收能力,表明其在淡水渔业水域环境Cu污染防控方面以及开发作为监测评价淡水渔业水域环境Cu污染的模式生物方面具有非常高的应用潜力.

  • 相关文献

[1]背角无齿蚌对养殖水体亚硝酸盐氮的净化效果. 端国超,阎明军,陈修报,姜涛,刘洪波,侯诒然,杨健. 2023

[2]背角无齿蚌幼蚌不同组织的铜积累特征. 刘凯,陈修报,刘洪波,姜涛,杨健. 2022

[3]溶解性有机碳影响铜对背角无齿蚌稚蚌的急性毒性研究. 刘洪波,陈修报,苏彦平,姜涛,杨健. 2017

[4]铜对背角无齿蚌幼蚌的组织损伤效应研究. 刘凯,陈修报,刘洪波,姜涛,杨健. 2021

[5]温度、饵料质量对不同规格刺参摄食率、吸收效率的影响. 姚永锋,张继红,方建光,房景辉,高亚平,任黎华,张义涛. 2014

[6]背角无齿蚌幼蚌食物中的藻类组成. 苏彦平,陈修报,刘洪波,武秀国,杨健. 2014

[7]利用ND1、ITS1序列研究三种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分类学问题. 赵颖,陈修报,杨健,刘洪波. 2011

[8]背角无齿蚌对养鱼水体的净化效果. 陈修报,刘洪波,苏彦平,戈贤平,杨健. 2015

[9]不同污染背景生境中背角无齿蚌的重金属积累特征. 陈修报,苏彦平,孙磊,刘洪波,杨健. 2013

[10]背角无齿蚌净化精养池塘水质试验. 敬小军,闵宽洪,姜海洲,袁新华. 2011

[11]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在五里湖中的重金属富集. 杨健,王慧,朱宏宇,贡小清,虞锐鹏. 2005

[12]东湖移殖背角无齿蚌中重金属的含量变化. 孙磊,陈修报,苏彦平,刘洪波,倪乐意,杨健. 2014

[13]淡水贝类观察-生物阐释水污染和毒理的创新手段. 陈修报,杨健,刘洪波,姜涛. 2021

[14]背角无齿蚌四种组织细胞原代培养的比较. 阎明军,陈修报,刘洪波,杨健. 2023

[15]不同生长阶段背角无齿蚌对养殖池塘藻类的摄食选择特征. 苏彦平,陈修报,刘洪波,武秀国,杨健. 2016

[16]野生及养殖背角无齿蚌中元素的生物积累特征. 杨健,曲疆奇,刘洪波. 2010

[17]背角无齿蚌和背瘤丽蚌中20种元素的积累特征. 陈修报,姜涛,刘洪波,杨健. 2023

[18]太湖背角无齿蚌中多氯联苯的残留. 边学森,刘洪波,甘居利,杨健. 2008

[19]原子吸收法测定背角无齿蚌中的重金属. 贡小清,虞锐鹏,杨健. 2004

[20]背角无齿蚌在4种鱼上的寄生效果及早期稚贝的生长. 徐良,马学艳,闻海波,邹军,金武,华丹,徐跑,顾若波.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