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2018-2021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农田瓢虫数据集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兴龙 1 ; 王宇 1 ; 王晓曦 1 ; 王克勤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哈尔滨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

关键词: 瓢虫;种群动态;玉米;大豆;小麦

期刊名称: 农业大数据学报

ISSN: 2096-6369

年卷期: 2022 年 4 卷 004 期

页码: 39-44

摘要: 捕食性瓢虫是控制农田虫害的重要天敌类群之一,可取食蚜虫、木虱、粉虱、蚧壳虫及部分鳞翅目和鞘翅目昆虫的卵、低龄幼虫和蛹.农田常见种类主要有异色瓢虫、龟纹瓢虫、多异瓢虫、七星瓢虫等,对农田虫害有较强的持续控制作用.黑龙江农作物种植区域辽阔,生态类型多样,农田天敌昆虫利用潜力大.在本工作中,文章通过人工调查和马氏网采集的方法,根据《天敌等昆虫资源数据中心监测任务规范》要求,在作物生长季对哈尔滨地区玉米、大豆、小麦田的瓢虫数量和种类进行监测,并采集了生境情况等信息,建立哈尔滨农田瓢虫种群动态数据集,为本地农田生态系统的研究及虫害的防控提供数据支撑.

  • 相关文献

[1]俄罗斯生物表面活化剂在农作物上的应用效果. 陈玉萍. 2004

[2]作物轮作系统土壤淋溶液对大豆、玉米和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许艳丽,赵丹,李春杰,司兆胜,张思佳,潘凤娟. 2013

[3]玉米、大豆宽垄密植技术与机具. Jiang Minhai,姜明海. 2012

[4]玉米、大豆宽垄密植技术与机具. Jiang minghai,姜明海. 2013

[5]3种药剂对大豆蚜的防治效果及其天敌瓢虫的安全性. 王春,王芊. 2012

[6]豆麦轮作区麦秸长期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王秋菊,姜宇,周鑫,米刚,刘鑫,李婧阳,刘峰,中本和夫,黄丹萍. 2019

[7]基体粉样标准参比物质的研制. 朱才,顾晓红. 1992

[8]多元混合微肥应用总结. 宫玉芝,于忠和,吴晶. 1989

[9]初期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特性及大豆玉米产量的影响. 林蔚刚,吴俊江,董德健,钟鹏,王金生,周全. 2010

[10]南北美地区农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黑龙江省农业科研与生产的启示. 张树权,柴永山,龚士琛,陈喜昌,于莹,郭永利,姚玉波,李文华. 2019

[11]美国俄亥俄州保护性耕作体系情况与黑龙江省农业持续发展建议. 盖志佳,赵文军,刘婧琦,蔡丽君,杜佳兴,赵桂范,张敬涛. 2017

[12]大豆玉米持续轮作免耕对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盖志佳,吴嘉彧,张敬涛,刘婧琦,蔡丽君,杜佳兴,赵桂范,陈磊,吴俊江. 2019

[13]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高粱(玉米)-大豆轮作的产量与效益分析. 盖志佳,刘婧琦,蔡丽君,杜佳兴,谷维,张敬涛,吴俊江. 2020

[14]3种霉菌发酵液对作物的促长作用初报. 李明,陶波. 2010

[15]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 宋英博. 2023

[16]秸秆翻埋还田条件下玉米-高粱-大豆轮作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盖志佳,刘婧琦,蔡丽君,张洪旭,谷维,张俐俐,张敬涛,刘磊. 2023

[17]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百万亩种植占比及来源分析. 董晓慧,李贺,刘立超,魏中华,谢树鹏,孙中华,门龙楠,宗天鹏,高利,潘文静,王翠玲. 2024

[18]噻吩磺隆防除玉米和大豆田间杂草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黄春艳,陈铁保,王宇,黄元巨,丛林,朴德万. 2004

[19]成本收益视角下黑龙江省种植结构调整效益分析. 赵星棋,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徐杰飞,郭美玲. 2021

[20]三江平原玉米大豆轮作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 盖志佳,刘婧琦,蔡丽君,孟庆英,谷维,张俐俐,张敬涛.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