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郑少泉 1 ; 张泽煌 1 ; 许家辉 1 ; 蒋际谋 1 ; 刘友接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期刊名称: 中国南方果树
ISSN: 1007-1431
年卷期: 2000 年 29 卷 06 期
页码: 24-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福建省是我国龙眼栽培的最主要省区之一 ,产区主要集中在沿海的丘陵坡地 ,以漳州、厦门、泉州、莆田、福州等地栽培最多。宁德地区位于福建省东北部 ,是我国龙眼栽培的最北缘地带 ,具有生产晚熟龙眼的区位优势 ,近年来发展较快。 1999年 12月 2 2~ 2 6日 ,受北方强冷气流影响 ,我省降温幅度大 ,速度快 ,各龙眼产区气温普遍降至 - 3~ - 5℃ ,龙眼受冻严重。根据省科委布置 ,为了解此次冻害对宁德地区龙眼生产的影响 ,我们于 2 0 0 0年 3月 2~ 6日会同宁德地区科委、福安市科委及福鼎市科委、农业局 ,分别对宁德、福安、福鼎三市龙眼主产区进行冻害情况调查 ,以期为今后的生产提供依据。1 调查方法鉴于龙眼受冻的程度不同 ,为了便于调查 ,特制定龙眼冻害分级标准 (见表 1)。海拔高度用多功能表 1 龙眼冻害分级标准冻害级别叶片症状枝条症状树 干0级无冻害 无冻害 无冻伤 1级 2 0 %以下叶片受冻 1年生枝条受冻 <2 0 % ,2年生枝条无冻害 无冻伤 2级 2 0 %~ 5 0 %叶片受冻 1年生枝条受冻 2 0 %~ 5 0 % ,2年生枝条受冻 <2 0 %无冻伤 3级 5 0 %以上叶片受冻 1、2年生枝条受冻 5 0 %以上 ,3年生枝条受冻 <5 0 %略有冻伤 4级全冻死 1~ 3年生枝条全部受冻 有冻伤 ,仍存活5级全冻死 全冻死 冻死 军用海拔仪测量 ,坡向用指南针测定。2 结果与分析2 1 不同树龄、品种的冻害差异从不同树龄的冻害情况看 ,平地 1~ 3年生幼树抗冻能力较弱 ,受冻达 5级 (即完全冻死 )的植株达90 %以上 ,个别未受冻的得益于房前屋后的小气候环境 ;平地 4~ 8年生青壮年树冻害较重 ,1~ 3年生枝条基本冻死 ,冻害达 4~ 5级 ;8年生以上大树 1~2年生枝条全部冻死 ,3年生枝条部分受冻 ,部分植株主干冻至离地 4 0cm处 ,冻害达 3~ 4级。由此可见 ,幼树受冻较重 ,随树龄增加 ,冻害有所减轻。从品种方面看 ,由于种植品种较单一 ,福眼占80 %以上 ,其余为水涨、乌龙岭、油潭本及新引进的立冬本、青壳宝圆、松风本、9610 6等品种。通过调查初步看出 ,这些品种的冻害程度没有差异 ,说明这几个品种间抗冻能力差异不大。2 2 不同立地条件的冻害差异2 2 1 不同纬度的冻害差异 宁德地区龙眼生产集中在宁德市和福安市 ,霞浦县、福鼎市也有少量种植。调查发现不同纬度的各县 (市 )冻害差异不大。2 2 2 不同地形的冻害差异 丘陵龙眼园主要有坡地、山垄地、低洼平地 3种地形 ,不同地形的冻害情况有很大差异。坡地果园中 ,中坡及中坡以上的龙眼冻害较轻 ,仅为 0~ 1级 ,坡底冻害较重 ,冻害级别 2~ 5级 ,表现为越靠底部冻害越重。这是由于冷空气随山坡向下沉降 ,使强冷空气在坡底沉积 ,形成逆温层 ,造成冻害严重 ,而中坡及以上地段的冷空气滞留时间较短 ,冻害较轻。山垄地的冻害情况与坡地类似 ,山垄两边的山坡地冻害较轻 ,但冷空气易沉积在垄沟 ,因此沿垄沟顺坡而下种植的龙眼冻害较严重 ,达 3~ 5级。而在山垄口 ,虽然处于最低处 ,由于通风状况好 ,且靠近内海湾 ,龙眼冻害较轻。在山垄开口小的地形中 ,垄底的冻害更严重 ,达 4~ 5级 ,这种地形特点以八都镇岙村村的大山垄和小山垄具有代表性。低洼平地的冻害与坡地、山垄地冻害相比 ,冻害较重 ,1~ 3年生树冻死 90 %以上 ,大树 1~ 3年生枝条基本冻死 ,大部分树干也有冻害。如八都镇西碑塘宁德市林业局 10 7hm2 海滩地龙眼园中 ,10~ 12年生龙眼树主枝均冻死 ,主干冻至离地 4 0cm处。这与低洼地地形中冷空气不易散失、滞留时间长有关。2 2 3 海风对冻害的影响 宁德地区的龙眼园主要分布于沿海及沿江的丘陵地带。由于海风的调节 ,龙眼园气温较稳定 ,龙眼树不易受冬季低温伤害 ,利于安全过冬。龙眼冻害的轻重与海风的影响有较大关系 ,海风影响小的冻害较重 ,如福安市甘棠镇英岐村江边相邻且地形相似的东北坡上 ,亦栽有5~ 8年生龙眼树 ,一处冻害 2级 ,另一处 0级。主要原因是前者赛江中间有一座 50m高小山挡住海风 ,受海风吹拂少 ,冷空气消散慢 ,冻害较重 ;后者则无障碍物 ,受海风吹拂 ,有暖气流调节 ,从而无冻害。2 2 4 不同海拔高度对冻害的影响 宁德地区提倡在海拔 70m以下地带种植龙眼。调查发现 ,低洼地、坡底的龙眼树冻害严重 ,属冷空气易沉积地带。海拔高度在 2 0~ 150m内 ,其高度的变化对冻害的影响不大 ;海拔高度在 10~ 2 0m以下地带属于冷空气易沉积地带 ;而海拔较高处无冷空气沉积 ,冻害轻 ,如八都镇岙村村北坡海拔高度 2 0 0m左右的山坡地 ,种植有约 10 0 0株龙眼树 ,未有冻害现象。可见 ,冷空气来临时 ,海拔稍高处 ( 10 0~ 2 0 0m)反而冻害轻。这也说明 ,宁德地区沿海丘陵地带可选择海拔高度在 2 0~ 2 0 0m的中坡地带发展龙眼生产。2 2 5 不同坡度的冻害差异 上面提到 ,坡地果园的坡底龙眼冻害严重 ,龙眼受冻害程度与坡度有很大关系。坡度大的陡坡冻害轻 ,受冻植株比例小 ,只占 10 %左右 ,而在坡度小的缓坡中 ,受冻植株比例较大 ,达到 2 0 %~ 4 0 %。如飞鸾镇二都村的邻近两块山坡地上的龙眼 ,陡坡基本无冻害 ,而缓坡的坡底有较大面积冻害。说明坡度小 ,冷空气随坡面沉降慢 ,滞留时间长 ,冻害加重。2 2 6 不同坡向对冻害的影响 调查中发现 ,在北面有大山体的丘陵地中 ,不论处在南坡、西坡、北坡或东坡的龙眼树冻害发生均较轻 ,冻害程度只有 0~ 1级 ,这种地形特点以宁德七都镇科联场较具代表性。在北面无大山体时 ,发现有几处龙眼园北坡反而较南坡和西坡冻害轻 ,此与传统理论不一致 ,有待进一步分析。此外 ,还有特别的地形会有特别的冻害情形。如飞鸾岭北面的山脚下丘陵地宁德市农业局、林业局的数百亩龙眼基地 ,海拔在 2 0~ 80m左右 ,因北方强冷气流受南面飞鸾岭主山脉阻滞 ,冷空气大量沉积 ,这一带坡地上 6~ 14年生的所有龙眼树均冻死。因此 ,这种地形不宜发展龙眼。宁德市张湾镇张湾村后山的廉坑 ,此处是冷暖气流交汇处 ,气候复杂 ,夏季常发生冰雹。 1999年冻害时 ,坡地、低洼地的龙眼树均冻害严重 ,冻至 4~ 5级。说明强冷气流在此处滞留 ,滞留时间长 ,冻害严重发生。2 3 不同栽培管理水平对龙眼冻害的影响调查表明 ,龙眼受冻害程度与栽培管理措施密切相关。在宁德地区科委科联龙眼试验场的低洼地龙眼园 ,1999年挂果多的龙眼树受冻程度比无挂果的轻 ,这可能是龙眼枝梢中抗冻能力为 1年生枝梢<2年生枝梢 <3年生枝梢。挂果较多的植株因消耗较多养分 ,生长停滞 ,秋梢抽生较少 ,树液流动量较小 ,从而冻害较轻 ;而挂果较少的植株则生长旺盛 ,秋梢抽生多 ,处于活跃生长状态 ,树液流动量较大 ,从而易受冻。这在多处龙眼园中有类似情况。从肥水管理水平看 ,有些果园因承包到户 ,同一块果园中肥水管理水平不同 ,肥水管理好的受冻害较严重而失管的反而较轻。这与肥水条件好 ,秋梢抽生多 ,生长停滞迟 ,抗冻能力低有关。避冻措施的实施对预防冻害有较大作用。如福鼎市白琳镇白岩村规划有千亩晚熟龙眼、荔枝基地。据当地气象站资料 ,该地历史最低温 - 4 3℃ ,1999年 12月最低温降至 - 5 2℃ ,白岩村坡地上 3年生龙眼树 90 %受冻 ,而同处定植的 50多株 1年生龙眼幼树仅 35%受冻。这得益于避冻措施的实行 ,该处1年生幼树 ,稻草覆盖得密 ,且主干扎草保护的未受冻 ,稍盖稻草而主干未扎稻草保护的全株冻死。此外 ,冻后树体管理对冻害的程度也有较大影响 ,如宁德八都镇岙村村的约 2 0年生龙眼 ,冻至 4级 ,仅主干仍存活。部分果农在冻后即将受冻枝条锯掉 ,使主干内部积水 ,加重冻害 ,而未处理树的主干积水少 ,冻害轻。因此 ,受冻树在冻后不宜立即修剪 ,让冻死枝叶在再次降温时对未冻枝叶起屏障作用 ,有利于减轻低温再次来临时的冻害发生程度。修剪应在气温回升且稳定的春季进行 ,此时有利于对枝条受冻与否的正确判断 ,不会将未冻枝条剪去 ,同时对较大剪口实行薄膜包扎保水 ,若此时不及时修剪 ,也会加重冻害。3 对该地发展晚熟龙眼的几点思考从近几年的晚熟龙眼示范推广和这次冻害调查综合分析表明 ,宁德地区发展晚熟龙眼生产是可行的。宁德地区生产的龙眼有上市最迟、售价较高的特点。以 1999年为例 ,龙眼挂树至 12月 18日 ,售价达 4 0~ 60元 kg ,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 1 规划先行 ,适地适栽 当地有关部门要对沿海县 (市 )的龙眼适栽区、次适栽区和不适宜区进行科学规划 ,切忌盲目发展。3 2 大力推广晚熟龙眼品种 目前栽培的品种中 ,福眼等中熟品种占 90 %以上。逐步采用高接换种技术 ,改成晚熟品种。今后龙眼种植中应加大立冬本、青壳宝圆和松风本等晚熟和特晚熟品种的推广比重 ,同时发挥晚熟地带与晚熟品种效益 ,以利晚熟龙眼生产优势的发挥3 3 园地选择 宜选近海、近江的山坡地 ;近海丘陵地海拔高度在 10 0~ 150m的中坡地也可 ;低洼地及相对高度在2 0m以下的坡底不宜 ,以免今后大冻害的发生。3 4 防寒 在北方强冷空气来临时 ,农技推广部门应组织好覆盖、熏烟等防冻工作 ,冻害发生后应及时组织果农采取冻后管理措施 ,以减轻冻害损失福建宁德地区1999年龙眼冻害调查及今后发展的思考@郑少泉$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福州350013 @张泽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福州350013 @许家辉$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福州350013 @蒋际谋$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福州350013 @刘友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福州350013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时期放梢和不同生长阶段喷施多效唑对福建地区爱文杧果成花着果的影响
作者:张丽梅;余东;许家辉
关键词:爱文杧果;放梢期;结果枝;着果
-
西番莲种质资源花粉活力鉴定方法探究
作者:项艳艳;黄伟杰;赖江龙;汤礼梅;林挺兴;李亮;魏秀清;许家辉
关键词:西番莲;花粉活力;花粉培养基;花粉离体萌发;染色法;花粉贮藏
-
外源褪黑素对新白8号枇杷果实日灼和果皮解剖结构的影响
作者:高雨薇;邓朝军;许奇志;李浩伟;项于倩;马翠兰;蒋际谋
关键词:枇杷;褪黑素;日灼;果皮;解剖结构
-
"贵妃"枇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作者:许奇志;邓朝军;蒋际谋;洪桂霖
关键词:枇杷;栽培技术;高产;高效
-
浓香型龙眼新品种福香
作者:邓朝军;郑少泉
关键词:栽培密度;可食率;科技成果鉴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浓香型;适采期;杂交子代;龙眼
-
火龙果半致死温度测定及冻害预防措施
作者:刘友接;熊月明;魏秀清;李亮;许家辉;梁桂东
关键词:火龙果;半致死温度;相对电导率;冻害;预防措施
-
避雨设施葡萄对套种枇杷生长与结果的影响
作者:许奇志;邓朝军;蒋际谋;陈秀萍
关键词:葡萄;避雨设施栽培;套种;枇杷;枝梢生长;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