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花生大数据平台建设研究和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辉 1 ; 冯晓 1 ; 王来刚 1 ; 李国强 1 ; 乔璐 1 ; 魏东 1 ; 郑国清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关键词: 花生;数据平台;产业链;总体架构;发展模式;农业大数据;大数据

期刊名称: 农业大数据学报

ISSN: 2096-6369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45-52

摘要: 我国花生产量、消费量、进出口贸易量和加工业规模均居世界之首,在国际上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因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等诸多产业痛点,面临国际竞争力不强的困境。开展单品种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建设,是优化单品种产业链布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国家苹果大数据公共平台等单品种农产品大数据应用的落地已在我国发展农业优势产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花生是我国重要的优势特色农产品,但还未有全产业链花生大数据平台面向社会公众开放,本文对花生大数据平台建设进行了研究及展望,以期为大数据助力花生产业发展提供思路。本文首先总结了我国单品种大数据平台建设的实践经验,分析了花生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然后梳理了平台建设需要整合的数据资源及其来源,阐述了平台建设思路;最后设计了花生大数据平台的总体架构,提出了平台开展的业务应用。研究表明,建设花生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汇聚及共享交换花生产业数据资源、掌握花生产业情况,依托平台向花生产业各环节、各主体提供精准服务,将花生产业规模化企业纳入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辅助国家制定花生产业发展战略,对于提高花生品质、优化花生种植及加工结构布局、促进产销对接、保障花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相关文献

[1]农业大数据在河南省生猪生产中的应用分析. 冯丽丽,段俊枝,杨翠苹,刘毓侠,孙岩,张会芳,燕照玲,陈海燕,齐红志,卓文飞. 2020

[2]河南省秋季作物空间分布“一张图”遥感制作. 王来刚,郭燕,王利军,贺佳,张彦,杨秀忠,张红利,郑国清. 2020

[3]花生产业大数据与应用展望. 郑国清. 2019

[4]中原农谷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高地的实践探索. 郭振华,杨海峰,卢清侠,全鑫,滑留帅,吕士杰,王瑛,田云峰. 2024

[5]农业企业集团大数据分析云平台设计及应用. 范磊,李凤利,郑国清,刘霞,燕照玲,赵博,高方,黄保. 2018

[6]大数据声像档案问题和优化策略. 杨振东. 2021

[7]档案数据挖掘对农业新质生产力人才识别与培养的作用机制研究. 张莉,周涛,梁丹丹,滕永忠. 2024

[8]优质专用强筋和弱筋小麦生产现状、问题和对策——基于河南等省调研分析. 孟智鹏,张靖卓. 2019

[9]2001-2013年我国花生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变化规律. 秦利,刘华,张忠信,韩锁义. 2013

[10]花生耐旱机理及耐旱性的调控研究. 董文召. 2004

[11]小麦和花生利用磷形态差异的研究. 寇长林,王秋杰,张福锁,任丽轩. 1999

[12]河南省优质花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探讨. 董晓红,董文召. 2004

[13]河南省夏直播花生生长发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臧秀旺. 2013

[14]河南省夏直播花生2012年区域试验分析. 张忠信,韩锁义,徐静,刘华,张俊,秦利. 2013

[15]花生南繁栽培技术. 张忠信,董文召,臧秀旺,徐静,韩锁义. 2008

[16]花生中白藜芦醇研究开发现状与趋势. 黄纪念,尚遂存,方杰,王安建. 2006

[17]花生热泵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 王安建,高帅平,田广瑞,刘丽娜. 2015

[18]我国优质专用花生新品种的选育方向及现状. 徐静. 2011

[19]模糊数学综合评判花生品种(系). 葛秀荣,王桂芳. 1993

[20]花生品种区域试验遗传型品种(系)稳定性分析. 王浩,马魁武,林兴兵.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