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玫烟色拟青霉对小菜蛾致病力的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模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吕利华 1 ; 何余容 2 ; 武亚敬 2 ; 冯夏 1 ; 陈焕瑜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系

关键词: 玫烟色拟青霉;小菜蛾;致病力;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生物防治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07 年 50 卷 06 期

页码: 24-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是我国南方十字花科蔬菜上的重要害虫,已对田间常用的化学杀虫剂产生了严重的抗性。为寻找有效的小菜蛾生物防治措施,本实验研究了一株分离自家白蚁的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fumosoroseus(SCAU-PFCF01)对小菜蛾2~4龄幼虫的致病力。实验采用浸液法,供试浓度为1×103、1×104、1×105、1×106和1×107个孢子/mL。结果表明:随玫烟色拟青霉孢子浓度的升高,小菜蛾的感病死亡率增加,在浓度为1×107/mL时,小菜蛾2、3和4龄幼虫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96%、85%和80%。玫烟色拟青霉对小菜蛾各龄幼虫的致病力与供试龄期有关,其感病的敏感顺序为2龄、3龄和4龄。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time-dose-mortality model,TDM)对各龄幼虫的致病力数据进行模拟,所建模型均顺利通过Hosmer-Lemeshow拟合异质性检验,表明模型拟合良好,并由模型估计出了该菌株对小菜蛾各龄幼虫的致死剂量与致死时间。2龄幼虫接种后第7天、3龄幼虫接种后第5天、4龄幼虫接种后第4天的LC50估计值分别为1.17×104、1.44×104和5.21×104/mL,LC90估计值分别为1.98×106、3.82×107和1.29×108/mL。玫烟色拟青霉对小菜蛾幼虫的致死时间与浓度相关,供试各龄幼虫的LT50值随着孢子悬浮液浓度的增加而递减,在1×105~1×107/mL的范围内,2龄幼虫的LT50值从3.16天降低到1.72天,3龄幼虫的LT50从3.21天降低到1.83天,4龄幼虫的LT50从3.69天降低到2.04天。即2龄幼虫致死所需的时间最短,其次为3龄幼虫,4龄幼虫致死所需的时间最长。结果显示了该株玫烟色拟青霉在小菜蛾的生物防治中具较强的应用潜力。

  • 相关文献

[1]玫烟色拟青霉亚致死浓度对小菜蛾取食和成虫生殖的影响. 吕利华,武亚敬,何余容,冯夏,陈焕瑜. 2007

[2]玫烟色棒束孢的生物学特性与其对小菜蛾致病力的相关性. 雷妍圆,吕利华,何余容,梁淑仪. 2010

[3]球孢白僵菌对四种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的兼控潜力评价. 邝灼彬,吕利华,冯夏,陈焕瑜,武亚敬,何余容. 2005

[4]球孢白僵菌生物学特性与其对小菜蛾致病力相关性分析. 雷妍圆,吕利华,何余容,陈冬虹. 2010

[5]不同接种方式下球孢白僵菌对小菜蛾的致病力. 雷妍圆,吕利华,何余容. 2010

[6]宛氏拟青霉与球孢白僵菌对柑橘木虱的致病力分析. 宋晓兵,彭埃天,凌金锋,崔一平,程保平,张炼辉. 2018

[7]球孢白僵菌对小猿叶甲的致病力测定(英文). 何余容,吕利华,邝灼彬,冯夏,陈焕瑜,武亚静. 2005

[8]蠋蝽对小菜蛾幼虫的捕食作用. 唐艺婷,郭义,潘明真,毛建军,陈红印,张礼生,王孟卿. 2020

[9]一种小菜蛾虫霉菌的研究初报. 吕利华,冯夏,陈焕愉,何余容,庞雄飞. 2000

[10]玫烟色拟青霉固体培养基筛选及培养条件研究. 吴丹丹,黄少华,章玉苹,黄华,朱天圣,李传瑛,邓铭光,罗振亚. 2015

[11]灰白蚕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初步研究. 龚静,王晓容,阮琳,田明义. 2006

[12]粤、闽、贵烟草青枯病菌分离株及其致病力. 谢锐鸿,XIE Rui-Hong,WU Sheng-Xin,巫升鑫,LUO Zheng-You. 2015

[13]小菜蛾饲养研究进展. 张宝鑫. 2001

[14]不同性诱剂诱芯对小菜蛾引诱效果研究. LI Zhen-Yu,李振宇,谌爱东,SHEN Ai-Dong. 2011

[15]广东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研究. 冯夏,陈焕瑜,吕利华,莫严,卢悦昌,谢齐贺,张小雄. 2001

[16]广州地区小菜蛾发生量预测模型研究. 包华理,广东省无公害蔬菜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陈伟平,广东省无公害蔬菜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虞皓,广东省无公害蔬菜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王少毅,何文彪,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 2005

[17]基于非生物因子的小菜蛾种群发育模型研究进展. 李振宇,Myron P.Zalucki,胡珍娣,尹飞,陈焕瑜,林庆胜,冯夏. 2015

[18]区域性小菜蛾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李振宇,冯夏. 2016

[19]一株玫烟色虫草对草地贪夜蛾的致病性研究. 雷妍圆,吕利华,王裕华,王德森. 2020

[20]广州地区一株绿僵菌的鉴定及其对草地贪夜蛾的致病力测定. 雷妍圆,王德森,薛志洪,吕利华,黄少华,章玉苹.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