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芸芥(Eruca.sativa Mill)总DNA提取方法及RAPD扩增体系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范惠玲 1 ; 孙万仓 2 ; 孟亚雄 1 ;

作者机构: 1.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芸芥;SDS;RAPD;影响因素

期刊名称: 西北农业学报

ISSN: 1004-1389

年卷期: 2007 年 16 卷 01 期

页码: 17-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芸芥9370为材料,在SDS法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离心时间,操作步骤,建立了一种较快速提取芸芥基因组DNA的方法。使用美国伯乐公司生产的Mycycler TM thermal cycler扩增仪,对影响RAPD扩增的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确定了模板、10×buffer(主要含Mg2+)、、dNTPs、引物和Taq DNA聚合酶的适宜量和最佳的循环次数。试验结果表明在25μL体系中使用18.5μL ddH2O,2μL 10×buffer(主要含Mg2+),2μLdNTPs,1μL引物,0.5μL TaqDNA聚合酶,1μL模板;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4 min,然后进行94℃50 s,38℃退火1 min 20 s,72℃延伸2 min,40个循环后,再在72℃延伸10 min,芸芥RAPD扩增效果较好。

  • 相关文献

[1]中国芸芥形态特征特性及类型研究. 孙万仓,官春云,孟亚雄,刘自刚,张涛,张金文,陈社员,范惠玲,王保成,邵登魁,武军艳,燕尼,朱惠霞. 2006

[2]中国芸芥遗传多样性RAPD标记分析. 孙万仓,官春云,张金文,孟亚雄,刘自刚,张涛,李栒,陈社元. 2003

[3]芸芥(Eruca sativa Mill.)与芸薹属(Brassica L.)3个油用种的远缘杂交. 孙万仓,官春云,孟亚雄,刘自刚,张涛,李栒,杨随庄,令利军,陈社元,曾秀存,王鹤龄. 2005

[4]芸芥木葡聚糖内糖基转移酶/水解酶基因EsXTH1的cDNA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陈姣荣,方彦,孙万仓,令利军,姜海杨. 2013

[5]化学药剂处理克服芸芥自交不亲和性效果研究. 孙万仓,刘自刚,孟亚雄,张涛,曾秀存,王鹤林,王保成,邵登魁. 2004

[6]芸芥与白菜型油菜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张涛,孙万仓. 2004

[7]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研究芸芥(Eruca Mill.)的遗传多样性. 孙万仓,范惠玲,孟亚雄,张涛,张金文,王保成,武军艳,邵登魁,朱惠霞,燕妮,赵玉昌. 2006

[8]我国芸芥的分布区域和品质特性及研究价值. 杨玉萍. 2001

[9]芸芥(Eruca sativa Mill.)对菌核病的抗性研究. 官春云,李方球,李栒,陈社员,刘忠松,王国槐,孙万仓. 2004

[10]芸芥果胶酸裂解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方彦,杨刚,孙万仓,武军艳,刘自刚,曾秀存,李学才,董云. 2016

[11]A report on ultra-dry storage experiment of Zygophyllum xanthoxylon seeds. Li, Yi,Qu, Jianjun,Yang, Xiaoming,An, Lizhe.

[12]地被植物鹅绒委陵菜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马瑞君,陆建英. 2010

[13]RAPD标记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安贤惠,李联泰. 2000

[14]冬小麦抗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王淑英,樊廷录,张金文. 2008

[15]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王斌. 2012

[16]小麦条锈菌条中32号生理小种SCAR检测标记的建立. 张勃,郝保军,王保通,李强,李高宝,郭海鹏,王芳,康振生. 2009

[17]小麦抗锈变异体的RAPD分子验证. 秦琳,李杉,崔凯荣,王亚馥,倪建福,周文麟. 1997

[18]利用RAPD标记研究中国芥菜型油菜遗传多样性. 安贤惠,陈宝元,傅廷栋,刘后利. 1999

[19]小麦条锈菌DNA提取方法比较及RAPD反应体系优化. 张勃,骆惠生,黄瑾,贾秋珍,曹世勤,金社林. 2011

[20]甘肃省不同地区大麦条纹病病菌致病力测定及RAPD分析. 王春明,郑果,洪流,王生荣.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