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纳米四氧化三铁在茶叶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及方法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捷 1 ; 张峰 2 ; 黄菁菁 2 ; 丁立平 2 ; 杨方 1 ; 姚清华 3 ;

作者机构: 1.福州海关技术中心

2.榕城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

3.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茶叶;农药残留;纳米四氧化三铁;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1 期

页码: 65-70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茶叶中7种农药的分析方法,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方法】以多菌灵、嘧霉胺、三环唑、吡虫啉、啶虫脒、灭多威、噻虫嗪等7种农药为目标物,纳米Fe3O4作为净化材料,考察其对茶叶中色素的去除效果,并进行方法评价。【结果】茶叶基质中纳米Fe3O4组的7种农药回收率明显高于石墨化碳黑(GCB)组,最佳用量为300 mg。通过Phenomenex Luna C8 (150 mm×2.0 mm×3.0μm)色谱柱梯度洗脱,流动相A为含0.1%甲酸和5 mmol·L-1乙酸铵的水,B为乙腈,多反应监测模式(MRM)监测。在0~50μg·L-1方法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5;在5、 10、 50 ng·g-1添加水平下回收率为71.6%~107.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95%~13.62%,检出限为0.15~0.60μg·kg-1,定量限为0.5~2.0μg·kg-1。【结论】基于纳米Fe3O4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茶叶中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稳定、可靠,有效提高了茶叶中农药残留检测的回收率,降低了检测成本。

  • 相关文献

[1]溴氰菊酯茶园残留与使用安全性. 曾明森,夏会龙,王庆森,王文建,陈忠林,吴光远. 2013

[2]不同品种茶叶中克螨特的残留动态. 吴光远,曾明森,王庆森,夏会龙. 2012

[3]溴虫腈茶园使用安全性评估. 曾明森,刘丰静,黄伙水,王定锋,荣杰峰,李慧玲,吴光远. 2014

[4]茶园唑虫酰胺残留动态与使用安全性. 曾明森,刘丰静,黄伙水,王定锋,荣杰峰,吴光远. 2014

[5]干燥技术对茶叶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陈泉宾,王秀萍,邬龄盛,张应根. 2014

[6]硫丹在茶园的残留动态与用药安全性评价. 吴光远,曾明森,夏会龙. 2009

[7]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茶叶中的10种有机酸. WANG Li-li,王丽丽,YANG Jun-guo,杨军国. 2017

[8]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同时测定茶叶中的10种有效物质. 刘文静,傅建炜. 2018

[9]固相萃取/18O标记高氯酸根稀释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茶叶中高氯酸盐. 姚清华,柯秋璇,李捷,林虬,林永辉,颜孙安. 2018

[10]茶叶中糖苷类香气前体物质研究进展. XIANG Li-hui,项丽慧,LIN Qing-xia,林清霞. 2017

[11]铁观音风味品质测定方法初探. CHEN Jian,陈键,SONG Zhen-shuo. 2017

[12]陈年老茶中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何肖云,刘兰英,饶秋华,傅建炜. 2018

[13]浅谈提高闽东茶叶品质与效益的技术途径. 杨如兴. 1999

[14]茶叶中糖苷类香气前体物质研究进展. 项丽慧,林清霞,余文权,陈林,王振康. 2017

[15]浅谈菌茶生产中相关因子的几点认识. 邬龄盛,王振康,黄枝明,严兰芬,吴木英. 1999

[16]茶叶科研文件材料的收集和归档难点及对策. 章细英. 2011

[17]TA-BR生物药肥的研制及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 张灵玲,姚凤銮,黄志鹏,吴光远,王庆森,徐金汉,关雄. 2004

[18]俄罗斯/独联体(原苏联)茶叶发展历史与现状. 郑乃辉,王振康,章细英. 2002

[19]营养型生长调节剂TA-BR制备液的研制及其在茶树上的应用. 张灵玲,姚凤銮,黄天恩,吴光远,王庆森,黄志鹏,关雄. 2004

[20]福建省主要茶类稀土含量区域分布及组成特征. 林虬,姚清华,苏德森,颜孙安,林香信.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