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多元化大豆品种及育种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顾和平 1 ; 朱成松 1 ; 陈新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作所

关键词: 多元化;大豆;育种技术

期刊名称: 大豆通报

ISSN: 1009-2765

年卷期: 2003 年 02 期

页码: 5

摘要: 南方多熟制地区大豆种植制度复杂 ,从播种时间分 ,可分为春大豆、夏大豆、秋大豆 ;从种植方式分 ,可分为纯作、间作、田埂豆和套作 ;从产品的收获用途分 ,有粒用商品大豆、鲜荚青毛豆。不同播种季节 ,不同采收目的的大豆其育种要求不同。市场经济模式的建立 ,给大豆品种的多元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学技术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商品才能产生巨大的生命力。

  • 相关文献

[1]构建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体系. 何加骏,李奇. 2006

[2]棉花生态育种的实践与认识. 韩世杰,何林池,袁春新,崔世友,刘水东,徐纪嘉,邱启程,严春阳,张一琳,姜筱珍,韩广琴,郝德荣,韩娟. 2011

[3]棉花差别化育种技术简述. 韩世杰,刘水东,郝德荣,何林池,邱启程,韩娟,袁春新,崔世友,徐纪嘉. 2013

[4]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大麦育种研究进展. 沈会权,陈和,陈健,陈晓静,陶红,乔海龙,臧慧. 2009

[5]通棉系列棉花品种选育技术研究. 崔世友,何林池,缪亚梅. 2002

[6]矮败小麦育种技术研究浅析. 浦汉春,陈凤,周振玲,樊继伟,孙宗伟,王康君,李强,郭明明. 2016

[7]江苏红粒小麦品种改良进展. 马鸿翔,姚金保,姚国才,张旭,张平平,张鹏,杨学明. 2011

[8]大豆耐非生物胁迫新基因的发掘与利用. 马鸿翔,易金鑫,王长彪,许玲,徐照龙,何晓兰,黄益洪,ZULFIQAR A. 2011

[9]大豆分子标记研究的现状及展望:Ⅰ遗传图谱的构建. 崔世友. 2003

[10]江苏草莓新品种选育研究. 赵密珍,王壮伟,吴伟民,钱亚明,袁骥. 2009

[11]观赏桃品系“红粉佳人”. 俞明亮,马瑞娟,沈志军,杜平,宋宏峰,蔡志强,许建兰. 2007

[12]我国乌塌菜研究进展与展望. SONG Bo,宋波,XU Hai,徐海,CHEN Long-zheng. 2012

[13]大豆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QTL分析. 印志同,宋海娜,孟凡凡,许晓明,喻德跃. 2010

[14]大豆生物量与产量组分间的相关及关联分析. 晁毛妮,郝德荣,印志同,张晋玉,宋海娜,张怀仁,褚姗姗,张国正,喻德跃. 2014

[15]维他灵8号对大豆增产效应的研究. 张进成,杜小凤,钱新民,徐建明,王伟中. 1999

[16]一株大豆内生拮抗细菌XZ-2的分离和分子鉴定. 王波,周涧楠,黄忠勤,王幸,丁震乾,常勇,周兴根. 2016

[17]大豆杂种产量的主-微位点组遗传分析. 杨加银,贺建波,管荣展,杨守萍,盖钧镒. 2010

[18]大豆杂种产量相关的位点及等位变异分析. 杨加银,贺建波,王金社,管荣展,盖钧镒. 2011

[19]黄淮地区大豆重要亲本间产量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及其遗传基础. 杨加银,盖钧镒. 2009

[20]大豆BIEX群体维生素E含量的遗传分析. 张红梅,自翔,李海朝,陈华涛,刘晓庆,崔晓艳,袁星星,卢为国,陈新.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