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昝香存 1 ; 常莹莹 1 ; 韩留鹏 1 ; 高崇 1 ; 赵明忠 1 ; 董海滨 1 ; 齐学礼 1 ; 王永霞 1 ; 胡琳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河南省小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麦类种质资源创新与改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冬小麦;黄色素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1BL·1RS易位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22 年 42 卷 008 期
页码: 915-9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10年来中国冬小麦育成品种(系)的面筋强度、黄色素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以及1BL·1RS易位相关基因的分布情况,利用Dx5、By8、YP7A、PPO18和H2O特异性功能标记对266份冬小麦品种(系)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面筋强度相关基因Dx5和By8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2.0%和28.9%,PPO活性相关基因Ppo-A1a和PPo-A1b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4.1%和45.9%,黄色素含量相关基因Psy-A1a和Psy-A1b的分布频率分别为76.3%和23.7%,1BL·1RS易位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为45.9%.不同省份之间品质相关基因分布差异较大,1BL·1RS易位在江苏、河南和陕西品种(系)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分别为81.3%、57.2%和35.7%,而在河北、山东和北京品种(系)中出现的频率较低,分别为15.0%、8.7%和8.3%;Dx5和By8在河北、山东品种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分别为60.9%、65.2%和45.0%、45.0%;Ppo-A1b和Pys-A1a在山东、北京、河北品种(系)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分别为95.7%、83.3%、75.0%和100.0%、83.3%、80.0%.筛选到 Psy-A1b/PPo-A1b/Dx5/By8 和 Psy-A1a/PPo-A1b/Dx5/By8 基因聚合且不含 1BL·1RS 易位的品种(系)分别有2和23份,可作为优质面条小麦育种的亲本材料;筛选到Psy-A1b/PPo-A1b/Dx5基因聚合且为1BL·1RS易位的品种(系)12份,可用于1BL·1RS易位系品质改良的研究.
- 相关文献
[1]腐植酸尿素对冬小麦增产效果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Sun Kegang,孙克刚,Li Yushun,李玉顺. 2015
[2]中后期不同灌水量对冬小麦光合生理和产量效应. 李向东,张德奇,王汉芳,吕凤荣. 2012
[3]保水剂与N肥施用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有机C、全N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管秀娟,何方. 2009
[4]温度逆境对冬小麦的影响机理及调控研究进展. 郑飞,何钟佩. 2003
[5]营养型抗旱保水剂不同处理对冬小麦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任岩岩,武继承. 2009
[6]基于模型的冬小麦夏玉米数字化种植设计系统研究. 郑国清,李国强,冯晓,胡峰,马中杰,赵巧丽. 2010
[7]保水剂对冬小麦土壤水分、叶片水势及光合特征的作用机理. 杨永辉,吴普特,武继承,赵西宁,管秀娟,何方. 2010
[8]复合肥中不同腐植酸添加量在冬小麦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Sun Kegang,孙克刚,Du Jun,杜君,Yue Yanjun,岳艳军,Yang Huanhuan. 2019
[9]保水剂与氮肥施用对冬小麦生长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全氮的影响. Yang Yonghui,杨永辉,Wu Jicheng,武继承,Zhang Jiemei,张洁梅,Pan Xiaoying,潘晓莹,Wang Yue. 2016
[10]化肥有机替代对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Du Jun,杜君,Yang Zhanping,杨占平,Liu Jie,刘杰. 2019
[11]不同类型小麦在豫南地区的品质表现. 孙君艳,张凯,程泽强. 2005
[12]行距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碳氮运转及籽粒氮素输入特征的影响. 冯伟,管涛,冯晓,朱云集,郭天财,康国章. 2011
[13]冬小麦节水栽培三种灌溉模式的水氮利用与产量形成. 张胜全,方保停,张英华,周顺利,王志敏. 2009
[14]基于DSSAT模型的河南省冬小麦需水量分析. 陈丹丹,李国强,张杰,臧贺藏,胡峰,郑国清. 2017
[15]气象因子影响度的概念及其应用. 孙书安,郑国清,刘九芬,孟菊茹. 1993
[16]冬小麦品质性状与蛋糕酥饼烘烤品质性状关系的研究. 白玉龙,林作楫,金茂国. 1993
[17]分层供水施磷对冬小麦磷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马政华,寇长林,康利允. 2015
[18]垄作模式下冬小麦边际效应研究. 柏立超,邵运辉,岳俊芹,郑飞,秦峰,靳春梅. 2009
[19]长期定位施肥对冬小麦吸收利用氮素的影响. 聂胜委,黄绍敏,张水清,郭斗斗,张巧萍. 2012
[20]主要病虫害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张德奇,季书勤,李向东,王汉芳,郭瑞,程红建,谢耀丽.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干旱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灌浆期旗叶光合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彭超军;华夏;王松峰;高崇;董海滨;胡琳
关键词:小麦;抗旱性;水分利用率;光合作用;抗氧化酶
-
河南省小麦种质资源品质特性多样性分析
作者:昝香存;常莹莹;董海滨;张煜;陈弯;齐学礼
关键词:小麦;品质性状;多样性;综合评价
-
基于转录组探究外源水杨酸对条锈菌侵染小麦幼苗的缓解效应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作者:齐学礼;李莹;李春盈;韩留鹏;赵明忠;张建周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水杨酸;氨基酸;转录组
-
不同磷胁迫处理转OsPHR2小麦的转录组学分析
作者:李艳;方宇辉;王永霞;彭超军;华夏;齐学礼;胡琳;许为钢
关键词:低磷胁迫;转基因小麦;转录组;磷素吸收利用效率;差异表达基因
-
灌浆期干旱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的生理性状与根系生长的影响
作者:薛鑫雨;詹文博;陈新宜;周瑞祥;王永霞;薛瑞丽;李华;汪月霞;李艳
关键词:小麦;干旱胁迫;根;保护酶;基因表达调控
-
郑麦0943配套栽培技术与发展前景
作者:齐学礼;张子山;周永斌;陈明;王永霞
关键词:郑麦0943;多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
耐盐基因在小麦耐盐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作者:齐学礼;李莹;段俊枝
关键词:小麦;耐盐性;基因工程;激酶;转录因子;功能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