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高粱耐瘠薄品种的鉴定与分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玉斌 1 ; 平俊爱 1 ; 李慧明 1 ; 牛皓 1 ; 吕鑫 1 ; 楚建强 1 ;

作者机构: 1.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高粱遗传与种质创新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高粱;耐瘠薄;鉴定;评价;农家种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20 年 48 卷 023 期

页码: 61-64

摘要: 针对过量施肥造成的土壤退化和污染以及高粱在贫瘠土壤生产的现状,开展高粱材料耐瘠薄鉴定筛选对高粱耐瘠育种十分必要.采用90份高粱材料(46份农家种和44份亲本系),分别在瘠薄试验地和正常施肥地开展田间耐瘠鉴定试验,调查了株高、穗长、千粒重和籽粒产量.结果显示,除个别材料株高、穗长和千粒重没有下降以外,4个性状总体出现下降,对土壤瘠薄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籽粒产量、穗长、千粒重、株高.综合耐瘠指数并采用5级分类方法,鉴定出1级材料15份,2级材料18份,3级材料28份,4级材料9份,5级材料20份,验证了高粱农家种耐瘠资源丰富.

  • 相关文献

[1]43份高粱恢复系农艺性状鉴定及评价. 赵文博,柳青山,张一中,范昕琦,周福平,张晓娟,杨慧勇,梁笃,郭琦. 2017

[2]高粱苗期耐冷种质资源筛选与鉴定. 杨彬,张一中,周福平,张海燕,史红梅,张桂香. 2019

[3]高粱种子耐冷材料筛选鉴定与利用评价. 张海燕,史红梅,杨彬,周忠宇,张桂香. 2016

[4]从山西省玉米发展状况浅“议超级玉米”. 赵克明. 2006

[5]从山西省玉米发展状况浅识“超级玉米”. 赵克明. 2006

[6]山西省玉米新品种抗大斑病鉴定. 杨俊伟,王建军,赵变平,李彦良,贾鑫,王富荣. 2020

[7]山西省玉米新品种(系)抗病性鉴定与评价. 马沛卿,王晓玲,王志,曹如槐. 1997

[8]菜用大豆新品种选育鉴定及评价. 李莹,李原萍,张昕艳,温淇汾,高积孝. 2000

[9]中国黍稷种质资源抗黑穗病鉴定评价. 王纶,王星玉,温琪汾,赵卫红,刘金玉. 2008

[10]高粱耐冷种质的鉴定及利用评价. 张桂香,史红梅,张海燕. 2012

[11]高梁耐冷种质的鉴定及利用评价. 张桂香,史红梅,张海燕. 2012

[12]高粱种质资源不同贮藏年份的生活力及生理特性研究. 乔燕祥,周建萍,温琪汾,赵卫红. 2012

[13]晋杂18号高粱杂交制种技术. 杨伟,王呈祥,白志良,刘勇. 2005

[14]新型A3细胞质雄性不育系SX-1A的创制与饲草高粱晋草1号的选育. 张福耀. 2004

[15]山西省酿造专用高粱品种的开发应用. 吕慧卿. 2004

[16]高粱杂交种晋杂18号的特点及配套栽培技术. 杨伟. 2004

[17]国内外优异高粱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 张桂香. 2004

[18]高粱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标记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梁小红. 2004

[19]高粱穗部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张桂香. 2004

[20]高粱雄性不育遗传机制研究进展. 赵威军.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