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薏米黄酮类物质组成差异与功能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祥栋 1 ; 陆秀娟 1 ; 潘虹 1 ; 魏心元 1 ; 杨小雨 1 ; 石明 1 ;

作者机构: 1.黔西南州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贵州省薏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黄酮分子;代谢组学;生理活性;薏苡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23 年 51 卷 012 期

页码: 1410-1417

摘要: 黄酮类是薏米中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组成成分,了解不同薏苡品种中黄酮类物质的组成差异和功能定位也是品质评价的重要内容.以8份栽培薏苡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代谢组学方法对其种仁中黄酮及其衍生物组分进行定量检测,并分析组成差异.结果表明,8份薏米材料中共检测到17种黄酮类分子而且种皮颜色相同的品种整体上表现出相似的代谢组轮廓,黄皮品种比红皮品种的黄酮物质种类更丰富、含量也更高.异槲皮苷、芦丁、圣草酚和木樨草素4种成分为薏米黄酮的主要特征组分,分别占总黄酮组分的45.35%、32.77%、6.04%和5.37%,而且表现出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细菌和病毒、调节代谢和神经保护等多种生理活性.薏米黄皮和红皮特征的形成可能与黄酮物质的累积差异有关,其主要特征组分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等功效,可作为薏米的功能组分加以发掘和利用.

  • 相关文献

[1]不同薏苡品种(系)农艺性状的比较研究. 申刚,刘荣,蒙秋伊,张显波,刘凡值. 2015

[2]薏苡新品种粱丰薏2号选育研究. 张国兵,周棱波,汪灿,徐燕,白俊霞,邵明波. 2016

[3]薏苡高效种植技术及效益分析. 张国兵,周棱波,汪灿,徐燕,白俊霞,邵明波. 2016

[4]薏苡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王健,罗凯,杨成龙,蒙秋伊. 2016

[5]薏苡种质资源及育种研究进展. 蒙秋伊,刘鹏飞,张志勇. 2013

[6]薏苡黑穗病拮抗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刘荣,申刚. 2017

[7]薏苡Waxy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王健,罗凯,杨成龙,胡贤锋,周明强. 2017

[8]薏苡种质资源中甘油三油酸酯和薏苡素的测定. 蒙秋伊,付瑜华,申刚,刘凡值. 2019

[9]贵州省黔西南州薏苡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周祥,周蓉,马臣丰,谢惠珏,雷朝云,敖茂宏. 2014

[10]薏苡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利用研究进展. 李志芳,付瑜华,黎青,杨成龙. 2019

[11]10.2%戊唑·福美双悬浮种衣剂对薏苡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杨小雨,周明强,班秀文,周祥,李志芳,王健,杨成龙,刘凡值. 2018

[12]不同育苗方式对薏苡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周祥,周蓉,马臣丰,谢惠珏,雷朝云,敖茂宏. 2014

[13]贵州省薏苡的生产加工现状及发展潜力分析. 周明强,雷朝云,周正邦,班秀文,周祥. 2011

[14]薏苡种子质量标准研究. 彭杨,蒙秋伊,敖茂宏. 2017

[15]薏苡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刘荣,申刚,罗晓青,张显波. 2015

[16]基于SSR标记的贵州薏苡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郭银萍,彭忠华,赵致,陈志兴,高翔,刘胜传,谢云. 2012

[17]11个薏苡属牧草品种材料比较试验. 刘凡值,周明强,班秀文,黎青,杨成龙. 2016

[18]不同缓/控释肥配合生物肥施用对薏苡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章洁琼,邹军,柳玲玲. 2018

[19]~(60)Co-γ射线辐射薏苡干种子诱变效应的研究. 刘鹏飞,刘荣,罗凯,蒙秋伊. 2018

[20]基于表型性状的薏苡初级核心种质库构建. 李秀诗,付瑜华,周祥,黎青,刘凡值,杨成龙,周明强.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