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长江宜昌段鲢的繁殖生物学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郜星晨 1 ; 姜伟 2 ; 白云钦 2 ; 朱佳志 2 ; 张琪 2 ; 刘绍平 2 ; 段辛斌 2 ; 唐锡良 3 ;

作者机构: 1.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三峡工程鱼类资源保护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上游渔业资源环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2.;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三峡工程鱼类资源保护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上游渔业资源环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3.;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三峡工程鱼类资源保护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上游渔业资源环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关键词: 鲢;繁殖特征;繁殖力;繁殖期;宜昌江段

期刊名称: 动物学杂志

ISSN: 0250-3263

年卷期: 2018 年 02 期

页码: 198-2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在长江中下游宜昌江段共收集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样本433尾,进行繁殖生物学研究。该江段鲢的繁殖时间为每年的5月下旬至8月上旬,以6~7月为盛产期。繁殖群体体长310~927 mm,体重600~17 090 g,由3~7龄共5个年龄组组成,3龄群体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占繁殖群体的45.2%。雌雄性比为1.43︰1,雌雄群体间体长-体重关系存在显著性差异(0.01

  • 相关文献

[1]大鳞裂峡鲃繁殖生物学特征. 刘明典,黄福江,朱佳志,刘瑞超,刘绍平. 2015

[2]长江中游宜昌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 刘明典,高雷,田辉伍,朱峰跃,汪登强,陈大庆,刘绍平,段辛斌. 2018

[3]长江中游宜昌江段铜鱼的种群特征和资源量. 盖帅帅,李君轶,沈丽,方冬冬,危起伟. 2024

[4]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成蟹资源现状及其繁殖特征. 吴晓峰,耿智,冯广朋,赵峰,张涛,杨刚,庄平. 2020

[5]太湖秀丽白虾抱卵前后肌肉生化组成和能量密度变动. 刘凯,段金荣,徐东坡,张敏莹,王桂学,施炜纲. 2010

[6]野生黄颡鱼雌鱼产卵前后肌肉脂肪酸的组成. 何登菊,姚俊杰,李川,姜海波,安苗,侯俊利. 2009

[7]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亲虾繁殖期水体微生物多样性. 陈琼,李贵阳,罗坤,孔杰,莫照兰,栾生,李杰,曹宝祥,张玉玲. 2017

[8]清河水库鲢鳙鱼类资源声学评估——回波计数与回波积分法的比较. 王靖,张超,王丹,蔺丹清,李娜娜,汤勇. 2010

[9]长江中上游两个鲢群体遗传变异的微卫星分析. 王长忠,梁宏伟,邹桂伟,罗相忠,李忠,田华,呼光富. 2008

[10]鲢微卫星标记的荧光多重PCR体系建立及其应用. 李小芳,程晓凤,王生,段辛斌,汪登强,陈大庆. 2012

[11]乙醛、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对鲢、草鱼的联合毒性. 陈碧鹃,袁有宪,王会平. 2001

[12]松花江干流鲢的年龄与生长特性分析. 王继隆,刘伟,李培伦,鲁万桥,唐富江. 2020

[13]盐酸四环素浸泡与投喂标记鲢的效果比较及其浸泡标记对肝脏生理指标的影响. 段必成,张薪,叶勤,何春,邓华堂,陈辙聿,李云. 2020

[14]池塘混养模式下生态基对鲤生长及水质的影响(英文). 周继术,连庆安,郁二蒙,谢骏,吉红,于海波. 2018

[15]长江中游水系鲢和草鱼群体mtDNA遗传变异的研究. 张四明,汪登强,邓怀,余来宁. 2002

[16]基于COI序列的长江中上游鲢6个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沙航,罗相忠,李忠,邹桂伟,梁宏伟. 2018

[17]长江上游鲢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 翟东东,蔡金,喻记新,王莹,刘红艳,熊飞,段辛斌,刘绍平,陈大庆. 2021

[18]鲢冻结过程中肌肉组织及蛋白质的变化. 缪宇平,乔庆林,裘塘根,陈琪. 2001

[19]鲤、鲢、鳙、草鱼消化道消化酶种类和活性的比较研究. 毕冰,孙中武,肖晓文,尹洪滨. 2011

[20]鲢病原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及检测方法的建立. 梁利国,谢骏,叶诗尧.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