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晶秋 1 ; 刘耀魁 2 ; 陈振妮 3 ; 二见利晴 4 ; 郭珺 1 ; 郑普山 1 ; 梁韶莉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2.天津农学院经济管理系
3.广西农科院生物研究所
4.日本土壤微生物研究中心
关键词: 缓释型;有机无机复合肥;氮释放量;氮素利用率
期刊名称: 广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8161
年卷期: 2007 年 38 卷 01 期
页码: 77-80
摘要: 在不同施肥模式下对氮的淋出进行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肥料的配合施用对缓释型有机无机复合肥有活化作用,15d使缓释型有机无机复合肥的氮释放量比未施用微生物菌肥处理的增加17.6%,该释放量虽然仅相当于同期等量尿素氮溶出量的一半,但其溶出速率变化较平稳,即能给小麦的整个生育期提供平稳的养分。小麦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配合施用微生物菌肥与缓释型复合肥,小麦的干物质重、叶面积和籽粒总产量均最高;在小麦拔节期,该处理使土壤中释放的铵态氮(NH)和硝态氮(NO)量明显多于其他处理,并提高小麦吸收利用的氮量。这些结果说明,微生物菌肥对缓释型复合肥有活化作用,促进小麦对氮的吸收和利用。单施菌肥的处理补给土壤的养分微乎其微,而小麦吸氮量(NU)却高于单施缓释型复合肥和单施化肥的两处理,说明菌肥也可能活化土壤中的氮并促进小麦营养生长和对土壤氮的吸收利用。
- 相关文献
[1]有机无机复合肥料中氮缓释剂的选择和使用. 杨晶秋,郑普山,韩迎高. 2002
[2]轻度盐碱地玉米专用肥缓效氮不同添加比例的研究. 王永亮,王琦,杨治平,郭军玲,郭彩霞. 2016
[3]施氮量对酿造高粱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梁晓红,刘静,曹雄. 2017
[4]交替隔沟灌溉下施肥方式对高粱产量及氮素利用率影响. 曹昌林,董良利,宋旭东,史丽娟,白文斌. 2012
[5]不同管理模式对春玉米土壤硝态氮累积与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郭彩霞,王永亮,郭军玲,张建杰,王琦,杨治平. 2016
[6]微区尺度下探索缓效氮不同添加比例对玉米专用肥的肥效影响. 武忠,王琦,范定慷,王永亮,张强. 2017
[7]交替隔沟灌溉下施肥方式对高梁产量及氮素利用率影响. 曹昌林,董良利,宋旭东,史丽娟,白文斌. 2012
[8]施氮与灌水对夏玉米土壤硝态氮积累、氮素平衡及其利用率的影响. 栗丽,洪坚平,王宏庭,谢英荷,张璐,邓树元,单杰,李云刚.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粱、玉米残体的腐解特征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作者:樊芳芳;焦晓燕;刘佳琪;郭珺;王劲松;武爱莲;白文斌;平俊爱
关键词:高粱;玉米;残体腐解;碳矿化;纤维素;半纤维素;BIOLOG-ECO
-
秸秆还田及钾肥减量对设施黄瓜钾钙镁含量和土壤钾形态的影响
作者:王立革;孙晓姝;王媛;郭珺;武爱莲;王劲松;董二伟;韩雄;焦晓燕
关键词:秸秆还田;钾肥减量;设施黄瓜;钾钙镁含量;土壤钾形态
-
不同灌水量对吕梁山区微灌核桃生长特性、耗水规律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赵瑞芬;程滨;郑普山;滑小赞;王森;王钊
关键词:灌水量;微灌;生长;核桃;耗水量;产量
-
不同种植模式对高粱晋糯3号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作者:王劲松;董二伟;焦晓燕;武爱莲;白文斌;王立革;郭珺;韩雄;柳青山
关键词:高粱;晋糯3号;种植模式;产量;养分吸收
-
固碳微生物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固碳能力测定
作者:郭珺;樊芳芳;王立革;武爱莲;郑军
关键词:固碳微生物菌株;cbbL基因;16S rDNA;RubisCO酶活性
-
山西曲沃设施蔬菜施肥现状及土壤氮磷累积与分配特征
作者:孙晓姝;王立革;郭珺;王劲松;武爱莲;董二伟;焦晓燕
关键词:设施蔬菜;磷突变点;氮磷淋溶;养分投入;土壤养分
-
高粱和玉米秸秆腐解过程的红外光谱研究
作者:刘佳琪;郭珺;武爱莲;董二伟;王劲松;王立革;焦晓燕
关键词:秸秆腐解;红外光谱;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