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野生和栽培芝麻种子品质性状及近红外光谱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艳阳 1 ; 汪红 2 ; 芦海灵 1 ; 梅鸿献 1 ; 郑永战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野生芝麻;栽培芝麻;品质性状;近红外光谱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14 年 43 卷 05 期

页码: 44-47+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野生芝麻种质资源,分析了野生种和栽培种芝麻种子品质性状及其近红外光谱图的异同。结果表明:野生种和栽培种芝麻品质性状差异较大,聚类分析可以明显分为2个类群。方差分析表明,供试材料中野生种芝麻的蛋白质含量、含油量和油酸含量均极显著低于栽培种芝麻,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和芝麻酚林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栽培种芝麻,但芝麻棕榈酸和芝麻素含量与栽培种差异不显著。近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野生种和栽培种芝麻的近红外光谱图十分相似,但在波长960~1 040nm、1 140~1 250nm和1 440~1 500nm各自存在特征峰。野生种和栽培种种子化学组成差异较大,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以鉴别栽培种和野生种芝麻。

  • 相关文献

[1]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掺假牛肉. 张丽华,相启森,李顺峰,吴晓宗,纵伟,赵光远. 2016

[2]小麦湿面筋NIR参数与粉质参数及SDS沉淀值的相关性研究. 郝学飞,苏东民,林江涛,赵仁勇,余大杰. 2013

[3]基于LS-SVM的烤烟烟叶产地判别. 章英,贺立源,叶颖泽,吴昭辉. 2012

[4]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冻融猪肉糜鉴别模型研究. 白天,张丽华,李顺峰,黄姗,纵伟. 2023

[5]近红外方法预测馒头品质. 郝学飞,苏东民,余大杰,赵光华,胡京枝. 2014

[6]芝麻子粒脂肪酸主要组分的近红外光谱模型建立及特征分析. 袁青丽,苗红梅,马琴,琚铭,张欣童,张海洋. 2022

[7]不同类型小麦在豫南地区的品质表现. 孙君艳,张凯,程泽强. 2005

[8]冬小麦品质性状与蛋糕酥饼烘烤品质性状关系的研究. 白玉龙,林作楫,金茂国. 1993

[9]大豆品质性状QTL定位的研究进展. 位艳丽,余永亮,练云,王树峰,王庭峰,梁慧珍. 2010

[10]面包用小麦品种品质性状探讨. 林作楫,王美芳,雷振生. 2012

[11]胡麻种质资源籽粒表型与品质性状评价及其相关性研究. 赵利,王斌,苗红梅,马琴. 2020

[12]花期高温对不同夏玉米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乔江方,李萍,张美微,李川,朱卫红,代书桃,黄璐,宇婷,郭国俊,牛军,刘京宝. 2019

[13]甘蓝型油菜苗期下胚轴长、根长与成熟期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鲁丹丹,李保全,安素妨,侯锦娜. 2019

[14]伴生麦与普通小麦的形态、产量和品质性状差异分析. 苏旺苍,袁明月,孙兰兰,徐洪乐,鲁传涛,薛飞,吴仁海. 2021

[15]河南省夏播青贮玉米品种筛选与综合评价. 周波,韩小花,李小红,王延召,刘康. 2021

[16]不同品种类型芝麻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 贾廷伟,江晓林,刘艳阳,崔承齐,杜俊伟,杜振伟,武轲,梅鸿献,郑永战. 2021

[17]河南省2020年主推小麦品种农艺及品质性状分析. 张会芳,韩琳琳,王楠,杨翠苹,谢军保. 2022

[18]河南省区试小麦品种(系)的品质性状分析与评价. 曹廷杰,王西成,赵虹,陈渝. 2008

[19]基于农艺和品质性状的宛艾种质综合评价. 许兰杰,梁慧珍,余永亮,杨青,李磊,安素妨,杨红旗,谭政委,李春明,董薇,鲁丹丹. 2022

[20]小果型番茄种质重要品质性状的筛选与评价. 史艳艳,米国全,王裔娜,韩娅楠,程志芳,韩永平,王晋华.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