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游小妹 1 ; 韩奥迪 1 ; 李鑫磊 1 ; 孔祥瑞 1 ; 钟思彤 1 ; 郭玉琼 1 ; 单睿阳 1 ; 陈常颂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树改良中心福建分中心;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国家土壤质量福安观测实验站
关键词: 黄化茶;茗冠;绿茶;红茶;白茶;香气;滋味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23 年 23 期
页码: 287-2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茗冠’是从白鸡冠后代选育出的优良黄化茶树新品种,为探究‘茗冠’多茶类的品质差异,以茗冠鲜叶为原料,按照绿茶、红茶、白茶加工方法制成相应茶类,进行感官品质审评和香气、滋味分析。结果表明,茗冠绿茶香气呈嫩香,花果香显,滋味醇厚;茗冠红茶香气呈甜香,花香显,滋味甜醇;茗冠白茶香气毫香,花香馥郁,滋味鲜爽,不同工艺加工的茗冠茶各自带有独特的花香特征。在茗冠绿茶的香气成分中,具有花香的萜类香气成分相对含量较大,其次是具有果香的酯类香气成分,对茗冠绿茶香气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茗冠绿茶的代表性香气成分为己酸叶醇酯、己酸-3-己烯酯、己酸-2-己烯酯、橙花叔醇、丁酸叶醇酯、橄榄醇、α-法呢烯,代表性成分以具有果香的酯类物质和具有花果香的醇类物质为主,造就了茗冠绿茶花果香显的品种特性;在茗冠红茶的香气成分中,具有花香的萜类香气和醇类香气成分相对含量较大,对其香气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茗冠红茶中代表性组分为二氢芳樟醇、α-柏木烯、β-紫罗兰酮、γ-杜松烯、十六酸甲酯、苯甲醛,代表性成分以具有花香、甜香的萜类物质和醇类物质为主,造就了茗冠红茶花香且带有甜香的品种特性;在MGB的香气成分中,具有花香的萜类香气成分和醇类香气成分相对含量较大,对其香气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茗冠白茶中代表性组分为香叶醇、月桂烯、3-蒈烯、乙酸芳樟酯、芳樟醇,代表性成分以具有花香的醇类和萜类物质为主。茗冠绿茶、茗冠红茶和茗冠白茶非挥发性组分整体差别较大,茗冠绿茶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花青素类和部分黄酮醇和黄酮糖苷类(槲皮素-3-O-半乳糖苷、槲皮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3-O-葡萄糖苷-7-O-鼠李糖苷等)等化合物相对含量总体高于茗冠红茶和茗冠白茶;茗冠红茶中的茶黄素类、酚酸类和少部分黄酮醇和黄酮糖苷类化合物(牡荆素-2-O-半乳糖苷、牡荆素-2''-O-鼠李糖苷、芹菜素-6,8-二-C-葡萄糖苷、芹菜素-6-C-葡萄糖苷等)及部分氨基酸类化合物(L-苯丙氨酸、L-色氨酸、L-异亮氨酸、L-缬氨酸、L-天冬氨酸)等化合物相对含量高于茗冠绿茶和茗冠白茶;茗冠白茶中的部分氨基酸类化合物(L-精氨酸、L-谷氨酰胺、L-赖氨酸、L-组氨酸、L-酪氨酸)相对含量高于茗冠绿茶和茗冠红茶。
- 相关文献
[1]黄化茶树新品种‘茗冠’绿茶特征代谢产物分析. 韩奥迪,李鑫磊,孔祥瑞,钟思彤,郭玉琼,单睿阳,游小妹,陈常颂. 2023
[2]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绿茶和白茶香气物质. 王丽丽,张应根,杨军国,宋振硕,陈键,陈林. 2017
[3]鲜叶、绿茶和白茶化学组分比较及清除DPPH自由基研究. 王丽丽,杨军国,宋振硕,陈键,张应根,陈林. 2015
[4]基于HS-SPME-GC-MS分析茶树新品系‘白云0492’白茶香气特征成分. 梁子钧,俞滢,张磊,赵翊暄,邵淑贤,叶乃兴,杨如兴. 2023
[5]不同烘焙程度'春闺'闽北乌龙茶风味品质分析. 占鑫怡,欧晓西,张雯萍,周晶晶,黄慧清,赵梦莹,李鑫磊,孙云. 2024
[6]不同摇青程度春闺闽北乌龙茶品质差异分析. 占鑫怡,杨云,陈彬,黄慧清,赵梦莹,李鑫磊,孙云. 2023
[7]加工工艺对红茶主要生化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王贵芳,陈荣冰. 2008
[8]低温复式加工技术对红茶香气的影响. 陈泉宾,张应根,邬龄盛,王秀萍,王振康. 2016
[9]白茶的发展现状与技术创新. 尤志明,高香凤,杨如兴,陈林,邬龄盛,张磊. 2009
[10]白茶发展现状与技术创新. 尤志明,高香凤,杨如兴,陈林,邬龄盛,张磊. 2009
[11]基于UPLC-MS/MS同时分析福建乌龙茶和白茶中的儿茶素类物质. 黄彪,刘文静,方灵,韦航,吴建鸿,傅建炜. 2020
[12]陈年白茶香气成分分析方法的优化及应用. 宁芊,韦航,陈美卿,方灵,史梦竹,傅建炜. 2019
[13]萎凋温度对茶鲜叶萎凋失水及白茶品质的影响. 林清霞,项丽慧,王丽丽,杨军国,宋振硕,陈林. 2019
[14]'茗科1号'等5个福建乌龙茶品种的白茶适制性鉴定. 陈林,张应根,项丽慧,王丽丽,余文权,尤志明. 2019
[15]福鼎白茶茶园土壤有效锌与茶叶锌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颜明娟,林诚,陈子聪,黄丁一. 2021
[16]乌龙茶品种鲜叶加工白茶过程中香气成分动态变化规律. 陈林,张应根,陈键,宋振硕,项丽慧,余文权,尤志明. 2020
[17]丹桂白茶加工过程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游小妹,陈常颂,钟秋生,王贵芳,陈荣冰. 2009
[18]鲜叶原料及造型方法对水仙有机白茶品质的影响探讨. 周世须,赖丽红,王秀萍. 2019
[19]福建省白茶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陈志辉,游小妹,林郑和,钟秋生,单睿阳,陈常颂. 2017
[20]茶树新品系新选801和新选807的白茶适制性鉴定. 孔祥瑞,杨军,王让剑,郭吉春.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瑞香、白鸡冠等18个杂交创新种质主要性状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钟秋生;杨军;林郑和;单睿阳;黄婷;陈常颂
关键词:茶树;杂交创新种质;农艺性状;EST-SSR;遗传多样性
-
高等植物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作者:钟思彤;张亚真;孔祥瑞;金珊;陈志辉;陈常颂
关键词: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CAB);蛋白结构;生理功能;逆境表达
-
不同烘焙程度'春闺'闽北乌龙茶风味品质分析
作者:占鑫怡;欧晓西;张雯萍;周晶晶;黄慧清;赵梦莹;李鑫磊;孙云
关键词:‘春闺’;闽北乌龙茶;烘焙程度;滋味活性值;香气;滋味
-
冠突散囊菌Ec-12上清抑制小鼠的伤寒沙门菌机制的初步分析
作者:李兆龙;孔祥瑞;林锋强;王秀萍;赵冉;彭小莉;陈常颂
关键词:冠突散囊菌;上清;鼠伤寒沙门菌;抑制
-
武夷肉桂加工中挥发性成分糖苷结合物和香气品质形成研究
作者:吴宗杰;欧晓西;林宏政;余欣茹;程守悦;吴晴阳;李鑫磊;孙云
关键词:武夷肉桂;代谢组学;加工过程;香气;挥发性成分糖苷结合物
-
茶树叶片黄化变异相关的CAB基因家族鉴定及关键基因挖掘
作者:钟思彤;张亚真;游小妹;陈志辉;孔祥瑞;林郑和;伍慧妮;金珊;陈常颂
关键词:茶树;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叶色黄化变异;基因克隆;表达分析
-
茶树新品系‘福茗2号’区域试验报告
作者:游小妹;李鑫磊;陈志辉;孔祥瑞;单睿阳;陈常颂
关键词:茶树;福茗2号;新品系;乌龙茶;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