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氮磷养分循环利用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常志州 1 ; 黄红英 2 ; 靳红梅 2 ; 马艳 2 ; 叶小梅 2 ; 薛利红 2 ; 杨林章 2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部长江下游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氮和磷;循环利用;农田;面源污染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13 年 32 卷 10 期

页码: 1901-19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农业面源污染已经取代点源成为水环境污染最重要的来源,其主要的污染物为各种途径排放的氮和磷,有效减少氮和磷的排放或循环利用这部分养分,不仅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也是实现氮磷养分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本文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报道,重点阐述了畜禽粪便、作物秸秆、农村生活污水及工程处理尾水中的氮磷养分利用方式、应用效果及环境效应。畜禽粪便固体部分经高温好氧堆肥后可直接还田,养殖肥水和沼液可替代25%~75%的化肥。农作物秸秆可直接还田或经堆肥化处理及能源化利用后还田。农村生活污水、农田排水及富营养化河水中的氮磷养分可利用稻田人工湿地进行处理和回用。在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中的氮磷等养分资源时,要考虑废弃物自身及农田的特征,并与农作物的水肥管理技术相结合,兼顾环境和经济效益。

  • 相关文献

[1]江苏种养结合猪场粪污处理典型模式分析Ⅰ-政府主导型. 王子臣,范敏其,王鑫,盛婧,张岳芳,郭智,郑建初,管永祥. 2019

[2]农田养分流失及水生植物吸收再利用研究进展. 盛婧,王子臣,朱普平,陈留根,郑建初. 2016

[3]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工程的实践. 滕昆辰,张瑞,乔维川. 2013

[4]畜禽粪便的循环利用探析. 何加骏,甄若宏,郑建初. 2011

[5]稻田流失养分循环利用系统构建研究初探. 刘红江,陈留根,朱普平,盛婧,张岳芳,郑建初. 2010

[6]菌渣二次栽培草菇过程中基质内碳氮元素变化规律研究. 李辉平,曲绍轩,马林,范育明,赵书光,蒋宁,林金盛,侯立娟. 2018

[7]水产养殖废水循环利用及多余藻类生物量资源化. HAN Shi-qun,严少华,FAN Cheng-xin. 2008

[8]农业废弃物资源分类及利用技术. 张志高,王志春,王春云,耿安红,荣耀宗,吴承东. 2015

[9]微生物菌剂加速废弃物堆腐的效应. 周新伟,沈明星,王海候,施林林,陆长婴,金梅娟. 2016

[10]不同农业废弃物复配基质对宁玉草莓高架育苗的影响. 于红梅,赵密珍,袁华招,蔡忠,关玲,夏谨. 2020

[11]氮肥减投条件下膜材料使用对稻田氨挥发排放的影响. 俞映倞,王梦凡,杨梖,何世颖,段婧婧,杨林章,薛利红. 2021

[12]稻秸秆与二种不同废弃物堆腐制备基质的研究. 周新伟,王海候,陆长婴,金梅娟,施林林,陶玥玥,沈明星. 2020

[13]农业废弃物生物质炭在设施栽培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刘丽珠,范如芹,卢信,罗佳,周运来,严少华,张振华. 2016

[14]基于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江苏省农科院六合现代循环农业基地模式. 李保全,袁忠,罗海荣,李晟,吴华山. 2012

[15]不同因素对秸秆两相厌氧消化的影响. 朱瑾,叶小梅,常志州,许智,杜静. 2011

[16]不同生长期互花米草的理化特性及厌氧发酵特性. 陈广银,郑正,常志州,罗艳. 2011

[17]麦秸水热炭及其改良产物对水稻产量和稻田氨挥发排放的影响. 韩晨,侯朋福,薛利红,冯彦房,余姗,杨林章. 2021

[18]苏北地区“猪-沼-菜”循环农业模式研究. 周玲玲,王夏雯,田福发,姜若勇,陈立昶. 2013

[19]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源头减量技术. 薛利红,杨林章,施卫明,王慎强. 2013

[20]健康湿地生态系统的净化功能研究. 李静会,吴彤东.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