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鳗鲡溃烂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郑芳艳 1 ; 石存斌 1 ; 潘厚军 1 ; 吴淑勤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鳗鲡;溃烂病;创伤弧菌

期刊名称: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ISSN: 1004-7271

年卷期: 2005 年 14 卷 03 期

页码: 3242-32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从广东深圳患溃烂病的病鳗肝脏分离到一株致病性细菌AnGS020501。该菌的主要特征为:革兰氏阴性,端生鞭毛,TCBS平板上生长,氧化酶阳性,葡萄糖发酵型,对弧菌抑制剂O/129(50μg/片)敏感。通过常规细菌学方法和应用ATB细菌自动鉴定仪,鉴定该菌为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人工感染实验结果证明,该菌是鳗鲡溃烂病的病原菌,对鳗鲡、罗非鱼、鲫、斜带石斑鱼和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2.69×105、1.64×105、4.23×105、6.1×106、1.56×106CFU/g。该菌胞外产物对鳗鲡的LD50为1.02μg蛋白/g鱼体重。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诺氟沙星、庆大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及利福平等对该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相关文献

[1]高通量测序分析鉴定东星斑溃烂病主要致病菌. 王磊,张天时,刘洋,张子威,李开敏,朱春华,陈松林. 2023

[2]从珍珠龙趸体内分离的1株创伤弧菌的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辜良斌,徐力文,王雨,苏友禄,刘广锋,郭志勋,冯娟. 2016

[3]创伤弧菌外膜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分析. 古小莉,李永贤,李惠青,陈洁文,李刘冬. 2017

[4]罗非鱼创伤弧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黎炯,叶星,卢迈新,邓国成,高风英,可小丽,朱华平,黄樟翰. 2011

[5]应用斑点酶联免疫法快速检测创伤弧菌. 古小莉,李刘冬,陈洁文,黄珂,陈悦鑫. 2014

[6]应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皱纹盘鲍致病病原—创伤弧菌的研究. 王崇明,杨冰,宋晓玲,黄偼. 1999

[7]应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皱纺盘鲍致病病原―创伤弧菌的研究. 王崇明,杨冰. 1999

[8]日本鳗鲡混合感染迟缓爱德华氏菌与创伤弧菌的分离与鉴定. 余露军,李宁求,刘礼辉,付小哲,石存斌,潘厚军,吴淑勤. 2009

[9]利用循环水和人工湿地技术改建鳗鲡精养池试验. 倪琦,管崇武,王剑锋,宿墨,黄钟持. 2009

[10]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鳗鲡肌肉中13种禁用β-受体激动剂残留. 陈清平,韩峰,王守英,于慧娟. 2019

[11]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晒塘前后鳗鲡养殖池塘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分析. 王瑞宁,王淼,黄秋标,衣萌萌,李忠徽,李庆勇,朱德兴,卢迈新. 2020

[12]中国鳗鱼产业发展及其资源保护建议. 张婷婷,赵峰,张涛,王思凯,宋超,庄平,陆亚男. 2019

[13]鳗鲡某些繁殖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谢刚,祁宝崙,余德光. 2002

[14]养鳗池塘的水化学. 卢迈新,黄樟翰,谢骏,肖学铮,吴锐全. 1998

[15]人工催熟日本鳗鲡精子的显微和超微结构. 章龙珍,乔振国,庄平,黄晓荣,张涛,冯广朋,赵峰. 2006

[16]鲤脑垂体匀浆液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混合注射对鳗鲡脑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血清促性腺激素及性类固醇激素含量的影响. 汪小东,林浩然,谢刚. 2000

[17]鳗鲡精子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谢刚,叶星,苏植蓬,余德光,潘德博. 1999

[18]鳗鲡脂肪酸组成和胆固醇含量分析. 杨宪时,许钟,汪劲,郭全友. 2002

[19]养殖鳗鲡的主要疾病与防治研究现状. 艾红,李永振. 1998

[20]鳗鲡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王广军,谢骏,余德光.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