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邢瑶 1 ; 梅菊芬 2 ; 储睿文 3 ; 艾仄宜 3 ; 徐德良 2 ; 唐锁海 1 ; 杨亦扬 3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2.无锡市茶叶品种研究所有限公司
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休闲农业研究所/江苏省高效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江苏;茶树品种;现状;思考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23 年 001 期
页码: 22-26
摘要: 茶树品种是茶叶生产的基础。对江苏茶树品种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制约江苏茶产业发展在品种方面上存在的名优茶风格特征多样、种质资源利用率低、盲目跟风引种等主(客)观问题。提出了加快适宜江苏茶树品种选育和成果落地转化的建议,以期为解决制约江苏茶产业发展品种因素提供借鉴。
- 相关文献
[1]江苏草莓种植地块现状调查分析. 钱亚明,赵密珍,吴伟民,王静,章镇. 2010
[2]江苏省粳稻品质育种的现状与对策. 王才林,朱镇,张亚东,赵凌. 2007
[3]2000年江苏水稻品种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的研究简报. 周益军,程兆榜,范永坚,张文荟,陈毓苓,陆凡,陈志谊,严大富,花家禄,陈以仁,傅华欣,朱龙粉,张国林,姜春义. 2001
[4]江苏省花卉技术发展研究. 李惠芬,周军,叶晓青. 2001
[5]江苏玉米粗缩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研究. 周益军,程兆榜,范永坚,王朝辉,张文荟,吴淑华. 2001
[6]江苏规模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郑建初,卞新民,刘华周,张卫建,陈留根,朱普平,盛婧. 2006
[7]提高江苏主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途径与对策探讨. 马康贫,姚於康. 2002
[8]江苏稻田蜘蛛种群及优势种调查研究. 成晓松,张俊喜,仇彩云,周加春,李红阳,李慈厚,顾慧玲. 2010
[9]江苏省早毛豆200―2001年中间试验总结. 顾和平,蒋小平. 2002
[10]江苏省杂交粳稃丰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孙克新. 1999
[11]江苏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探索与政策建议. 吴昊,梁永红,管永祥,王子臣. 2014
[12]江苏沿江稻区玉米—稻模式新型种植方式研究. 刘建. 2000
[13]江苏东南沿海旱作区山药生产的生态适应性及集约高效种植模式. 杨美英. 2016
[14]江苏蝴蝶资源调查(待续). 胡春林,潘以楼. 2009
[15]江苏省鲜食糯玉米品质性状育种分析. 赵文明,孔令杰,陈艳萍,管晓春,陆大雷,袁建华. 2016
[16]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效应分析——基于江苏省农业生产实践的分析. 吴华蕾,温小林. 2016
[17]江苏省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中主导产业选择的分析. 孙洪武,齐博,常有宏. 2009
[18]江苏淮北贫困地区的粮食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刘树法. 2007
[19]江苏水稻主导品种的稻瘟病抗性及抗性基因遗传多样性. 李刚,王健,曹奎荣,李军,孙祥良,程保山,罗伯祥,杨子博,徐卫军,唐久友,储成才,袁彩勇. 2017
[20]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效应分析-基于江苏省农业生产实践的分析. 吴华蕾,温小林.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新兴交叉学科农业科研院所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鄂垚瑶;杨亦扬;梁丽建;陈璐;曹烨;苏国东
关键词:新兴交叉学科;农业科研院所;青年人才;培养
-
春茶后不同修剪处理对夏秋茶机采效果研究
作者:代祥;穆兵;胡振民;胡双明;杨亦扬
关键词:茶树;修剪;机械采摘;性状;茶鲜叶
-
新兴交叉学科农业科研院所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休闲农业研究所为例
作者:鄂垚瑶;杨亦扬;梁丽建;陈璐;曹烨;苏国东
关键词:新兴交叉学科;农业科研院所;青年人才;培养
-
基于电子鼻与HS-SPME-GC-MS技术的江苏红茶香气特征研究
作者:胡双明;艾仄宜;穆兵;代祥;杨亦扬
关键词:HS-SPME-GC-MS;电子鼻(E-nose);江苏红茶;香气特征;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
-
农科机构绩效评价,握好“长效”抓手
作者:储睿文
关键词:
-
长期不同有机肥替代比例对茶园土壤养分动态的影响
作者:季凌飞;杨亦扬;倪康;吴志丹;江福英;尤志明;伊晓云;郭世伟;阮建云
关键词:茶园;有机肥替代比例;养分动态;天气变化
-
基于共享理念下的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实验室一体化建设实践与思考-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休闲农业研究所为例
作者:梁丽建;鄂垚瑶;曹烨;杨亦扬;陈璐;苏国东
关键词: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共享实验平台;信息化建设;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