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河口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宇峰 1 ; 王庆 1 ; 陈菊芳 1 ; 庞世勋 2 ;

作者机构: 1.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河口;浮游动物生态学;进展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06 年 26 卷 02 期

页码: 576-58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河口浮游动物种类组成、时空分布、生物量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若干研究进展。河口地区潮流、径流共存,是陆海相互作用的集中地带,环境因子复杂多变,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因此,研究河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有助于更好地揭示近海生态系统的特征。河口水域重要的浮游动物有原生动物、轮虫、桡足类、糠虾、水母等。环境因素和人类的活动对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时空分布具有重要影响,河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主要受到食物、温度、盐度、动物摄食以及径流等因素的影响,盐度是决定浮游动物分布的关键性非生物因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微型浮游动物(原生动物,轮虫和无节幼体)在河口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微食物网和传统食物网连接的关键环节。浮游生物网是采集浮游动物样品的主要工具,对研究结果有重要影响,我国许多学者使用浅水Ⅰ型或Ⅱ型浮游生物网(网孔为507μm和169μm)采集样品,导致小型和微型浮游动物(如无节幼体)逃逸,研究结果被严重低估,而这些小型和微型浮游动物是幼鱼的重要开口饵料,因此合适的浮游生物网对于研究浮游动物极其重要。并对今后我国河口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中值得关注的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 相关文献

[1]双龙河口闸下港区淤积原因分析. 张怀慧,上官子昌,孙龙,李春柳. 2005

[2]长江口底栖动物生态研究. 徐兆礼,蒋玫,白雪梅,朱江兴,袁骐. 1999

[3]长江口浮游植物生态研究. 徐兆礼,白雪梅,袁骐,蒋玫,顾新根. 1999

[4]长江口鱼卵和仔、稚鱼的初步调查. 徐兆礼,袁骐,蒋玫,藏增加. 1999

[5]长江口轮虫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王金秋,袁骐,陈亚瞿. 1999

[6]长江口枝角类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王金秋,徐兆礼,陈亚瞿,堵南山. 1999

[7]长江口浮游动物生态研究. 徐兆礼,王云龙,白雪梅,陈亚瞿. 1999

[8]长江口疏浚泥浸出液、悬浮液对浮游生物的影响. 徐兆礼,许加武,袁骐,蒋玫,陈亚瞿. 1999

[9]河口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牛明香,王俊. 2014

[10]长江口水质及沉积物中污染物含量与分布. 杨鸿山,钟霞芸,韩金娣,赵立清. 1999

[11]长江口疏浚土悬沙对中华绒螯蟹幼体发育和变态的影响. 王云龙,成永旭,徐兆礼,陈亚瞿. 1999

[12]长江河口区叶绿素a分布的研究. 沈新强,蒋玫,袁骐. 1999

[13]长江口凤鲚的渔业生物学特性. 倪勇,王云龙,蒋玫,陈亚瞿. 1999

[14]长江口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含量分析. 钟霞芸,杨鸿山,袁骐,蒋玫,韩金娣,赵立清. 1999

[15]长江河口区渔业资源特点、渔业现状及其合理利用的研究. 陈渊泉,龚群,黄卫平,包伟民. 1999

[16]长江河口区渔业资源利用新模式及可持续利用的探讨. 陈亚瞿,陈渊泉. 1999

[17]珠江口和大鹏湾海豚体内石油烃含量. 甘居利,贾晓平,林钦. 2010

[18]春季我国不同纬度河口浮游动物群落变化趋势. 卢伍阳,马增岭,徐兆礼,高倩. 2016

[19]长江口疏浚弃土悬沙对2种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 徐兆礼,易翠萍,沈新强,曹直,王云龙,陈亚瞿. 1999

[20]长江口疏浚土悬浮物及其溶出Zn~(2+)对中华绒螯蟹产卵率和早期发育的影响. 王云龙,成永旭,徐兆礼,陈亚瞿.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