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栽插苗数对4个高产粳稻品种冠层、生理指标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柯希欢 1 ; 李霞 1 ; 仲维功 1 ; 范方军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省优质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粳稻;栽插苗数;净光合速率;冠层生长;干物质积累;产量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16 年 32 卷 01 期

页码: 16-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水稻品种南粳45、南粳49、南粳94140和淮稻5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栽插苗数对粳稻冠层光合参数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南粳49和淮稻5号在2~4株/穴时能够获得较高产量,而在5株/穴时,产量显著下降;南粳45和南粳94140在不同栽插苗数下均获得稳定产量。南粳49在较低栽插苗数下获得高产是由于有较多的每穗粒数、较大的叶基角、较高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以及花后不同时期较多的干物质累积;而淮稻5号则还具有较多有效穗数以及生育后期较大叶面积。南粳45和南粳94140是通过其冠层叶基角、光拦截以及最大光化学效率的适应调节,从而达到每穗粒数、千粒质量以及结实率等产量构成因子之间相互协调。说明,供试水稻品种均是具有较强群体调控能力的高产水稻品种类型,栽插密度对其产量的影响均与其高产群体配置和个体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其中南粳49和淮稻5号在2~4株/穴栽插密度下有利于产量潜力的发挥,而南粳45和南粳94140对不同的栽插苗数有较大的适应能力,产量表现稳定。

  • 相关文献

[1]栽插苗数对超级稻南粳49冠层和产量的影响. 柯希欢,李霞,仲维功,范方军,钱宝云. 2014

[2]抽穗期高温对水稻叶片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谢晓金,李秉柏,朱红霞,杨沈斌,申双和. 2012

[3]花铃期渍水对棉铃对位叶光合速率、物质累积及产量的影响. 杨长琴,刘瑞显,张国伟,帕尔哈提·买买提,娄善伟,王致春. 2015

[4]连续3年施用高量猪粪有机肥的水稻剑叶光合特征. 孙国峰,周宇,周炜,盛婧,陈留根. 2015

[5]苏北农田林网对稻田小气候及水稻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 葛道阔,曹宏鑫,夏礼如,吴心强,李小艳,顾启花. 2009

[6]不同栽培方式下“甬优8号”的产量表现与干物质积累特征. 王文青,王冬明,顾俊荣. 2017

[7]播期和密氮组合对镇麦10号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调控效应. 李东升,温明星,蔡金华,曲朝喜,陈爱大. 2015

[8]不同种植方式下油菜产量形成与花后氮素积累运转比较. 孙华,黄萌,陈培峰,张建栋,乔中英,宋英,沈明星. 2016

[9]适雨灌溉下不同施肥模式对机插稻稻田水环境及产量的影响. 晏军,吴启侠,朱建强,张露萍. 2020

[10]国审小麦新品种‘徐麦2023’生理特性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王静,冯国华,易媛,刘东涛,刘静,刘立伟,马红勃. 2021

[11]秸秆还田下化肥减施对苏北地区水稻产量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晏军,王伟义,李斌,李亚芳,蒋润枝,沈明晨,王春云,崔必波. 2021

[12]国审小麦新品种'徐麦2023'生理特性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王静,冯国华,易媛,刘东涛,刘静,刘立伟,马红勃. 2021

[13]氮钾配施和栽插密度对甘薯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郭小丁,谢一芝. 2012

[14]适宜缓释肥用量优化油菜产量形成与氮素利用. 陶玥玥,孙灵湘,张建栋,王海候,孙华. 2023

[15]3个杂交稻组合产量构成与干物质积累的比较. 孙加祥,朱庆森,杨建昌,曹小俊. 2002

[16]杂交粳稻新品种9优30超高产形成机制. 周群,杨波,周振玲,迟铭,孙志广,邢运高,王德荣,李景芳,李健,刘艳,徐大勇. 2024

[17]水田和旱地无人机飞播油菜适宜缓释肥用量. 陶玥玥,黄萌,朱赟德,田婷,余意雯,王海候,孙华. 2025

[18]江苏粳稻产量与品质性状及其相互关系分析. 李刚,高清松,王健,罗伯祥,程保山,徐卫军,储成才,袁彩勇. 2017

[19]播期对江苏不同类型粳稻品种成熟期及其群体质量的影响. 李健,秦德荣,方兆伟,樊继伟,卢百关,迟铭,陈庭木,刘金波,徐大勇. 2012

[20]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 徐大勇,方兆伟,王学红,杜永,王礼焦,潘启民.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