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毛叶苕子磷获取特征及根际特性的基因型差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常单娜 1 ; 陈子英 1 ; 韩梅 1 ; 李正鹏 1 ; 严清彪 1 ; 吕帅磊 1 ; 周国朋 1 ; 孙小凤 1 ; 曹卫东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毛叶苕子品种(系);土壤磷组分;有机酸;磷酸酶活性;磷酸酶基因

期刊名称: 草业学报

ISSN: 1004-5759

年卷期: 2024 年 33 卷 004 期

页码: 122-1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毛叶苕子是我国重要的肥饲兼用绿肥作物,研究毛叶苕子磷获取特征及根际特性的基因型差异,为毛叶苕子磷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在青海西宁开展盆栽试验,设置毛叶苕子品种和磷肥种类双因素,毛叶苕子品种为大田试验筛选的磷高效及磷低效品种(系)各2个,磷肥种类为过磷酸钙和磷矿粉,设置不施磷肥对照,共12个处理.盛花期测定分析毛叶苕子磷素积累量、土壤磷组分、土壤有机酸、根系酸性磷酸酶(RACP)、土壤酸性及碱性磷酸酶活性(ACP、ALP)、土壤酸性及碱性磷酸酶(phoC、phoD)基因丰度.结果显示,不同磷效率毛叶苕子品种(系)总磷吸收量和磷肥利用率分别为7.45~46.07 mg·盆-1 和7.12%~22.49%;磷高效品种(系)总磷吸收量和磷肥利用率均显著高于磷低效品种(系),增幅分别为0.91%~61.20%和12.52%~60.25%.相比磷低效品种(系),磷高效品种(系)提高了活性磷(labile P)和中等活性磷(moderately labile P)的比例,降低了稳定性磷(stable P)的比例,后者的活性磷和中等活性磷的比例分别是前者的 6.14~26.14 倍和 1.04~1.54 倍,前者的稳定性磷库比例是后者的2.92~7.91倍.磷高效品种(系)土壤总有机酸(TOA)、草酸(OXA)含量、RACP、ACP、ALP活性均显著高于磷低效 品 种(系),分 别 提 高 117.45%~254.60%、19.40%~50.75%、16.37%~146.40%、6.19%~104.19%和6.16%~35.06%.磷高效品种(系)phoC 和 phoD丰度分别是磷低效品种(系)的1.07~2.58倍和1.46~3.64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土壤TOA、OXA、RACP、ACP与活性磷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决定系数分别为 0.40、0.46、0.13、0.19;与stable P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决定系数分别为0.75、0.58、0.41和0.49.综上,磷高效毛叶苕子品种(系)活化难溶性磷的能力较强,具有更高的磷素积累量和磷肥利用率.其主要通过增加有机酸(主要是草酸)含量、磷酸酶活性、phoC和phoD基因丰度活化难溶性磷,提高土壤中活性磷和中等活性磷的比例,促进对磷的吸收利用.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