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GIS的夏玉米氮肥精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国强 1 ; 王猛 1 ; 胡峰 1 ; 张建涛 1 ; 吴士文 2 ; 陈丹丹 1 ; 郑国清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夏玉米;光谱监测;氮肥精确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16 年 44 卷 02 期

页码: 186-1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推动夏玉米精确施肥,以遥感监测技术为智能决策支撑,基于系统工程思想,在Microsoft.NET平台上,将GIS和夏玉米生长监测模型耦合与集成,建立氮肥精确管理系统。系统具有土壤肥力查询、作物长势反演、氮肥播前和追肥决策、专家知识咨询、系统帮助等功能。对系统功能在河南省延津县的测试与检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施肥区相比,变量施肥区植株氮积累量提高2.67%、平均产量提高67.53kg/hm2,经济收入提高148.6元/hm2。系统界面友好,易于使用,是集夏玉米生长监测和氮肥精确管理调控的决策平台。

  • 相关文献

[1]基于模型的冬小麦-夏玉米两熟数字化种植设计系统构建. 郑国清,李国强,冯晓,胡峰,马中杰,赵巧丽. 2012

[2]方城县气象因子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ZHAO Xia,赵霞,LIU Jing-bao,刘京宝,WANG Zhen-hua. 2008

[3]农艺措施和保水剂对土壤蒸发和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ZHAO Xia,赵霞,HUANG Ruidong,黄瑞冬. 2012

[4]夏玉米籽粒含水率的粒位效应及其与籽粒灌浆的关系. 乔江方,谷利敏,朱卫红,黄璐,刘京宝. 2015

[5]氮肥减施条件下夏玉米灌浆期生理生态变化. 张盼盼,黄璐,乔江方,李川,张美微. 2019

[6]河南省夏玉米品种筛选与机械粒收质量研究. 董朋飞,王群,王振华,沈东风,常建智,柳家友,洪德峰,李潮海. 2019

[7]农艺措施和保水剂对夏玉米产量和根际生物活性的影响. 赵霞,唐保军,赵发欣,丁勇,张凤启,张君,穆心愿. 2016

[8]豫南雨养区夏玉米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赵霞,王宏伟,谢耀丽,闫玉方,刘京宝,王振华,黄璐. 2010

[9]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荧光参数日变化及产量的影响. 赵霞,王秀萍,李潮海,刘天学. 2009

[10]深松与秸秆覆盖对夏玉米花后穗位叶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郭书亚,付国占,王振华,顾顺芳,李亚贞. 2012

[11]夏玉米免耕精密播种关键技术集成研究. 赵霞,王定林,唐保军,黄瑞冬,李潮海,丁勇. 2015

[12]垄沟种植对土壤水分变化及夏玉米生育的影响. 李亚贞,焦念元,尹飞,郭书亚,王振华,张新,张前进,焦万松,付国占. 2010

[13]不同播种方式下夏玉米机械化精量施肥技术研究. 乔江方,刘京宝,黄璐,朱卫红,夏来坤,李川,乔辉. 2015

[14]控释BB肥及控释尿素在夏玉米上的增产效果试验研究. 孙克刚,李丙奇,李潮海,夏来坤,祝秀花. 2010

[15]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赵霞,张绍芬,刘天学,李潮海,梅沛沛,王小星. 2008

[16]河南省夏玉米不同品种脱水速率研究. 赵霞,司雪琴,蔺锋,房志勇,刘京宝,黄璐,夏来坤. 2010

[17]秸秆还田量对不同基因型夏玉米产量及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穆心愿,赵霞,谷利敏,冀保毅,丁勇,张凤启,张君,齐建双,马智艳,夏来坤,唐保军. 2020

[18]不同夏玉米品种氮素积累利用的差异及其水氮调控效应. 张美微,刘京宝,乔江方,李川,黄璐,张盼盼,赵霞,刘卫星,牛军. 2020

[19]花期高温对不同夏玉米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乔江方,李萍,张美微,李川,朱卫红,代书桃,黄璐,宇婷,郭国俊,牛军,刘京宝. 2019

[20]种植密度对夏玉米品种株型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张凤启,丁勇,张君,赵霞,马智艳,赵发欣,唐保军.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