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转CP4-EPSPs基因大豆杂交后代对草甘膦的抗性水平与遗传背景的相关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孙如建 1 ; 孙宾成 2 ; 张琪 2 ; 胡兴国 2 ; 郭荣起 2 ; 郭兵福 2 ; 马岩松 2 ; 于平 2 ; 张晓莉 2 ; 柴燊 2 ; 张万海 2 ; 邱丽娟 2 ;

作者机构: 1.呼伦贝尔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呼伦贝尔分中心

2.呼伦贝尔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呼伦贝尔分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农业部北京大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抗草甘膦特性;遗传规律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6 年 03 期

页码: 324-33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第一代抗草甘膦转CP4-EPSPs基因大豆GTS40-3-2是国际上应用时间最长、种植面积最大的转基因作物。本文以6份GTS40-3-2衍生的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新品系为亲本,配制4个杂交组合,利用抗性分级法和相对株高法鉴定杂交亲本及其F2:3子代对草甘膦的耐受性差异,分析其抗性水平与遗传背景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以1230 g a.i.hm–2草甘膦喷施处理时,转基因亲本及其F2:3子代的苗期生长受草甘膦抑制不显著,而当喷施浓度提高至3690 g a.i.hm–2和4920 g a.i.hm–2时则抑制作用显著。供试的6个杂交亲本中以ZLHJ06-1568、ZLHJ10-713和ZLHJ06-698对草甘膦的耐受性相对较强,而4个F2:3组合中以ZLHJ10-713×ZLHJ06-698后代在草甘膦喷施后株高受抑制最小,对草甘膦耐受性最强。不同组合后代对草甘膦的耐受性普遍优于其双亲,呈现出杂种优势。各组合后代与亲本之间对草甘膦的耐受性均呈正相关,但由于亲本间互作效应的不同,导致后代抗性水平产生差异。本研究表明草甘膦抗性基因CP4-EPSPs在大豆中的表达水平与其遗传背景相关联,为利用转基因大豆新种质培育转基因大豆新品种过程中目标基因的定向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 相关文献

[1]转CP4-EPSPs基因大豆杂交后代对草甘膦的抗性水平与遗传背景的相关性. 孙如建,孙宾成,张琪,胡兴国,郭荣起,郭兵福,马岩松,于平,张晓莉. 2017

[2]转ThIPK2基因大豆的农艺性状及光合生理研究. 刘淼,李冬梅,王志坤,孟凡立,李永光,武小霞,张洪霞,李文滨. 2012

[3]大豆遗传转化及转基因大豆安全性研究进展. 张艳,南相日,满为群,李柱刚. 2012

[4]内、外源基因在豆制品加工过程中变化规律的研究概况. 赵贵兴. 2015

[5]转基因大豆的主要特性及安全性评价. 周雁鹏,赵宏伟,位昕禹. 2010

[6]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对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可培养菌的影响. 陶波,蒋凌雪,沈晓峰,栾凤侠,邱丽娟. 2011

[7]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RRS)在黑土生态系统种植的安全性研究. 吕晓波,王宏燕,刘琦,赵光,李希臣,徐广惠,张俐俐,刘佳,刘昭军,李宁,李铁,雷勃钧. 2009

[8]小议我国大豆产业应对转基因大豆进入对策. 张鑫,牛若超,刘玲玲,徐辉,沈海波,刘春生. 2007

[9]转基因大豆发展现状与中国的对策. 王岫芳. 2006

[10]大豆炸荚发生规律及分子遗传基础. 韩德志,任玉龙,郭勇,闫洪睿,张雷,鹿文成,邱丽娟. 2015

[11]大豆多小叶类型遗传规律初探. 宗春美,宁海龙,任海祥,杜维广,岳岩磊,邵广忠,孙晓环,齐玉鑫. 2012

[12]甜瓜枯萎病研究进展及抗性机制研究现状. 王迪,刘泰,徐慧春,杜志强,车野. 2023

[13]亚麻白粉病研究进展. 赵德宝,谢冬微,杨学,路颖,姚玉波,陈晶. 2016

[14]橘红芯黄瓜果实颜色遗传规律研究. 刘剑辉,李岩,刘思宇. 2015

[15]黑龙江省野生大豆高异黄酮新种质创新利用研究Ⅲ大豆种间杂交F_1代异黄酮的遗传规律和杂种优势的研究. 来永才,李炜,毕远林,李霞辉,林红,齐宁,张必弦.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