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毒死蜱·氟虫腈微胶囊悬浮剂的制备及其对德国小蠊的防治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列忠 1 ; 李艳丽 1 ;

作者机构: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毒死蜱;氟虫腈;微胶囊悬浮剂;德国小蠊;杀灭效果

期刊名称: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ISSN: 1003-4692

年卷期: 2013 年 24 卷 02 期

页码: 128-13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目的制备毒死蜱·氟虫腈微胶囊悬浮剂,研究成囊条件对微胶囊指标的影响,并考察该产品对德国小蠊的防制效果。方法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微胶囊剂,并通过强制接触、模拟室内及室内现场等实验评价该产品效果。结果明胶是较为理想的成囊助剂,用量(质量分数)为0.5%时农药有效成分的成囊包封率可达97%以上,囊形均匀、圆滑,囊径和囊壁厚度适中;毒死蜱·氟虫腈微胶囊悬浮剂对德国小蠊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在用量为20mg·ai/m2时,对德国小蠊的KT50为9.8min,24h死亡率为100%;产品具有突出的持效性,用药后90d再接触试虫,14d杀灭率仍可达100%,明显高于对照乳油产品(80.5%);现场实验效果表明,用量为20mg·ai/m2时,对德国小蠊30d杀灭率超过99%,有效时间可达1年。结论毒死蜱和氟虫腈经微胶囊化后对德国小蠊具有良好的击倒性和突出的持效性,可有效减少施药量和施药次数。

  • 相关文献

[1]毒死蜱微胶囊悬浮剂的制备及其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 陈列忠,陈建明,张珏锋,何月平. 2009

[2]毒死蜱与氟虫腈复配对环境生物的影响研究. 赵学平,吴玉东,吴长兴,吴声敢,陈丽萍,苍涛,俞瑞鲜. 2007

[3]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鲜鸡蛋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 吉小凤,吕文涛,汪建妹,廖琳慧,徐杰,钱鸣蓉. 2020

[4]害虫对氟虫腈的抗药性研究进展. 王彦华,吴长兴,赵学平,陈丽萍,俞瑞鲜,苍涛,吴声敢,王强. 2009

[5]两种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和3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与联合毒性研究. 吴声敢,吴长兴,陈丽萍,苍涛,俞瑞鲜,王彦华,赵学平. 2009

[6]手性氟虫腈对意大利蜜蜂和稻螟赤眼蜂的急性毒性及安全评价. 苍涛,王新全,王彦华,吴长兴,吴声敢,陈丽萍,俞瑞鲜,赵学平. 2012

[7]氟虫腈防治水稻稻飞虱试验. 赵学平,王强,吴长兴,冯克强,马巨法. 1998

[8]阿维菌素和氟虫腈对家蚕毒性与安全性评价研究. 吴声敢,王强,赵学平,吴长兴,陈丽萍,徐浩,章虎. 2004

[9]氟虫腈与敌百虫对意大利蜜蜂的联合毒性评价. 苍涛,吴长兴,王新全,吴声敢,俞瑞鲜,陈丽萍,张志恒,赵学平. 2008

[10]芹菜中毒死蜱和多菌灵残留降解行为研究. 王新全,吴长兴,章虎,徐浩. 2011

[11]不同家蚕品种对毒死蜱的敏感性比较. LIU Xin-ju,柳新菊,YU Rui-xian,俞瑞鲜. 2013

[12]不同家蚕品种对毒死蜱的敏感性比较. 柳新菊,俞瑞鲜,赵学平,陈诗,蒋金花,祝新荣. 2014

[13]不同烹饪对模拟毒死蜱豇豆中的慢性膳食暴露评估. 王向未,仇厚援,陈文学,张志恒,袁玉伟,吴莉宇,王强. 2013

[14]不同加工方式对豇豆中毒死蜱残留量的影响. 王向未,仇厚援,陈文学,王强,袁玉伟. 2012

[15]韭菜中毒死蜱残留去除技术研究. 商飞飞,吴莉宇,仇厚援,陈文学,王强. 2013

[16]毒死蜱与有机硅混用对四季豆的残留降解与安全间隔期的影响. 朱金星,郑永利,吴长兴,陈丽萍,吴声敢,赵学平. 2011

[17]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的微胶囊化及其对蛴螬的防治效果. 陈列忠,陈建明,赵敏,张珏锋,何月平. 2009

[18]市售农残速测仪对青菜中毒死蜱和三唑磷的检测评价. 汪志威,沈玉姣,徐浩,周思齐,徐霞红,齐沛沛,王祥云,狄珊珊,王新全. 2018

[19]两种药剂亚致死浓度对稻纵卷叶螟生长发育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杨亚军,王彩云,徐红星,鲁艳辉,吕仲贤. 2018

[20]不同测试方法评估48%毒死蜱乳油对玉米田施药者的人体暴露风险. 安雪花,王星,张文萍,关文碧,吕露,吴声敢,柳新菊,赵学平,陶传江,蔡磊明.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