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吡唑醚菌酯在杨梅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俞建忠 1 ; 陈列忠 1 ; 侯佳音 1 ; 俞瑞鲜 1 ; 胡秀卿 1 ; 赵学平 1 ;

作者机构: 1.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与风险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农业农村部农药残留检测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

关键词: 吡唑醚菌酯;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杨梅;土壤;残留;消解

期刊名称: 农药学学报

ISSN: 1008-7303

年卷期: 2020 年 22 卷 005 期

页码: 857-8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吡唑醚菌酯在杨梅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规律和最终残留量,于2017年在浙江、重庆、湖南和云南4地进行了吡唑醚菌酯在杨梅及土壤中的田间残留及消解动态试验.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吡唑醚菌酯在杨梅和土壤中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水溶液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和C18净化,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进行检测.结果 表明:在0.0005~0.5 mg/L范围内,吡唑醚菌酯的质量浓度与其峰面积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在0.01、0.5和5.0 mg/kg添加水平下,吡唑醚菌酯在杨梅中的回收率为92%~9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2.7%;在土壤中的回收率为86%~96%,RSD为1.5%~4.1%.吡唑醚菌酯在杨梅和土壤中的定量限(LOQ)均为0.01 mg/kg.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在杨梅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在杨梅中的半衰期为6.6~11.8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5.0~11.1 d.采用60% 唑醚 ? 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分别按有效成分800 mg/kg和1200 mg/kg施药3、4次,分别于距离最后一次施药21、25和28 d采样检测发现,吡唑醚菌酯在杨梅中的最高残留量为1.4 mg/kg,均低于中国规定的其在杨梅上的最大残留限量(3.0 mg/kg).建议采用60% 唑醚 ? 代森联水分散粒剂有效成分最高使用剂量为800 mg/kg,施药间隔期7 d,最多施药3次,采收安全间隔期为21 d.

  • 相关文献

[1]氯虫苯甲酰胺和吡唑醚菌酯在铁皮石斛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许振岚,陈丽萍,徐明飞,蒋一之,虞轶俊,王强,赵学平. 2018

[2]嘧菌酯在杨梅中的残留行为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张春荣,郭钤,孔丽萍,吴园园,林琴,许振岚,赵学平,汤涛. 2023

[3]环戊噁草酮在稻田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汤涛,高云昊,苗万鹏,许振岚,张昌朋,赵学平. 2018

[4]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杨梅中噻嗪酮残留量. 郭明程,郑尊涛,聂东兴,汤涛. 2020

[5]吡蚜酮和毒死蜱在稻田中的残留行为及膳食风险评估. 郭钤,张春荣,孔丽萍,吴园园,宣彩迪,林琴,许振岚,汤涛. 2021

[6]噁唑菌酮在柑橘上的残留动态研究. 徐浩,李振,赵华,吴珉,胡秀卿. 2006

[7]吡唑醚菌酯和嘧菌酯在铁皮石斛中的残留及其对黄酮含量的影响. 雷圆,张昌朋,孙凤婷,叶会,陆兰菲,赵学平,曾小群. 2023

[8]GC-MS/MS法测定草莓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及安全评价. 喻歆茹,路彩红,徐玲英,宁波,张昌朋,何红梅,王祥云,赵学平,李艳杰. 2021

[9]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啶氧菌酯在葡萄果实和园地土壤中的消解动态. 胡秀卿,朱亚红,张昌朋,张春荣,赵华. 2016

[10]作物和土壤中乙酰甲胺磷及其代谢物甲胺磷消解研究. 吴珉,胡秀卿,赵华,朱亚红,徐浩,平立凤,王新全,李振. 2009

[11]杨梅中灭蝇胺及其代谢物检测方法与风险评估. 田培,赵慧宇,刘之炜,王娇,狄珊珊,徐浩,汪志威,王新全,齐沛沛. 2021

[12]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技术同时测定蜂蜜中多类兽药残留. 曹慧,陈小珍,朱岩,李祖光. 2013

[13]磁性多壁碳纳米管净化技术快速测定甘蓝中10种农药残留. 曹慧,朱岩,李祖光,林静,盛华栋. 2015

[14]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噻嗪酮在茭白中的残留. 郭明程,聂东兴,汤涛,李贤宾. 2021

[15]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硝磺草酮在稻田中的残留. 郭明程,聂东兴,汤涛,李贤宾. 2021

[16]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肟菌酯和戊唑醇在稻田中的残留. 郭明程,郑尊涛,聂东兴,汤涛. 2020

[17]乐果及其代谢物氧乐果在不同生育期豇豆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王新全,王祥云,马莹,杨桂玲,汪志威,齐沛沛,刘之炜,王强. 2017

[18](王恶)唑酰草胺及其代谢物在水稻上的残留. 何红梅,徐玲英,张昌朋,王祥云,李艳杰,赵学平. 2022

[19]浙江地区杨梅园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异特征与污染风险评价. 吕豪豪,梁森苗,刘玉学,江波,吕爱华. 2017

[20]乙基多杀菌素在杨梅果实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特征及其安全性评价. 王天玉,林媚,姚周麟,王鹏,平新亮,方华.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