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利用寄生性天敌防治青杨脊虎天牛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丁俊男 1 ; 宇佳 2 ; 迟德富 2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2.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青杨脊虎天牛;生物防治;花绒寄甲;管氏肿腿蜂

期刊名称: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0-2006

年卷期: 2016 年 40 卷 04 期

页码: 107-1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青杨脊虎天牛(Xylotrechus rusticus L.)是中国重大森林蛀干类害虫之一,由于其生活隐蔽、难以防治,对造林绿化和林业工程建设造成严重危害,笔者采用以花绒寄甲室内外寄生青杨脊虎天牛的方式研究其生物防治效果。结果显示:温度对花绒寄甲卵孵化有明显影响,室内投放花绒寄甲卵的方式对青杨脊虎天牛幼虫具有较高的寄生率,以寄主、寄甲的数量比为1∶100进行木段模拟投放时,花绒寄甲对青杨脊虎天牛幼虫的寄生率达到86.67%;在木质部裸露状木段上投放花绒寄甲成虫或卵,对天牛幼虫的平均寄生率分别为81.83%和83.29%。因此,室内释放管氏肿腿蜂对青杨脊虎天牛老龄幼虫和蛹具有较高的寄生率,建议以1∶3的比例进行投放。野外防治时选用花绒寄甲卵卡防治法更为便捷,管氏肿腿蜂释放的最佳时期为青杨脊虎天牛的幼虫和蛹期。

  • 相关文献

[1]黑光灯和白僵菌无纺布对青杨脊虎天牛的防治效果. 丁俊男,来永才,宇佳,迟德富. 2017

[2]复配生防菌株防治大豆根腐病的研究. 许艳丽,张红骥,张匀华,李春杰. 2008

[3]真菌病毒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 张丽艳,张国民,马军韬,邓凌韦,王永力,赵茜,徐晓波. 2013

[4]尖镰孢菌和禾谷镰孢菌引起的大豆根腐病生物防治研究. 张红骥,Allen G.Xue,Jinxiu Zhang,许艳丽,于德才. 2011

[5]大豆食心虫性诱剂与生物防治适期研究. 赵云彤,王克勤,范书华,邵广忠,时新瑞,王艳,解国庆,董清山. 2015

[6]木霉制剂的生防应用研究及发展前景. 唐永庆,许艳丽,张红骥,高亚冰,于德才. 2008

[7]玉米化肥农药使用现状及优化探讨. 邱磊,蒋佰福,牛忠林,吴丽丽,靳晓春,李如来,朱宝国,王庆胜,高雪冬. 2021

[8]几种生防药剂对高粱中后期螟虫的防治效果评价. 李鹤鹏. 2020

[9]黑龙江省白菜田赤眼蜂的采集与鉴定. 刘岩,张树权,陈思,武琳琳,黄文功,刘思竹,周菲,陈晶,李岑,胡莹莹,袁红梅,姚玉波,张利国. 2020

[10]白蚁肠道共生微生物多样性及其防治方法研究现状. 赵凯,常志威,张小燕,郝妍,吴桐. 2012

[11]设施蔬菜作物连作障碍研究进展. 吴玉娥,姚怀莲,林惠莲,周万凤,简丹. 2013

[12]微生物几丁质酶及其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作用. 郭玉莲. 2005

[13]牡丹江丘陵半山区利用苦参碱、烟碱+皂素防治大豆蚜虫效果研究. 赵云彤,时新瑞,孟祥海,解国庆,范书华,王艳,董清山. 2014

[14]来自大兴安岭凋落物的绿僵菌及其相近菌属真菌的生物活性. 高思禹,郑旭,岳群,张李香,徐利剑. 2021

[15]木霉菌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及拮抗机制. 王芊. 2001

[16]赤眼蜂对向日葵螟的防治研究. 李敏,康子洋. 2014

[17]利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苹果食心虫的研究. 王连霞. 2008

[18]黑龙江玉米螟发生与绿色防控技术. 高雪冬. 2021

[19]牡丹江丘陵区大豆食心虫发生动态及其防治技术的研究. 赵云彤,时新瑞,解国庆. 2015

[20]延胡索氯仿提取物对玉米、大豆几种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申晓慧.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