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生物炭对大豆生理指标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丁俊男 1 ; 于少鹏 1 ; 李鑫 2 ; 来永才 3 ;

作者机构: 1.哈尔滨学院

2.东北农业大学

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生物炭;大豆;叶绿素;光合生理;农艺性状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19 年 35 卷 004 期

页码: 784-7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大豆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大豆各生育期生物量和苗期叶绿素含量、初花期光合生理特性和成熟期农艺性状等指标对生物炭施用的响应.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处理提高了大豆各生育期的株高,有助于大豆收获期植株各部位生物量的积累;生物炭施用后大豆叶片叶绿素a含量明显高于不施用生物炭对照,叶绿素b含量增加不明显,叶绿素a+b含量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叶绿素a/b比值的变化不明显;生物炭处理维持了大豆较高的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说明生物炭的施用有利于提高大豆光合作用强度;较高施用量生物炭显著增加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质量和百粒质量,提高大豆产量.

  • 相关文献

[1]不同磷效率大豆干物质积累、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研究. 吴俊江,马凤鸣,林浩,刘丽君,钟鹏,林蔚刚,董德建,王金生,刘德生. 2010

[2]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光合及产量特性的影响. 赵黎明,李建英,张志刚,项洪涛,郑殿峰. 2009

[3]“绿神”植物光合促进素在大豆生产上的应用. 潘亚清. 2001

[4]种植密度对大豆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于洪久. 2009

[5]不同栽培模式对大豆同化物积累和光合生理特性与产量形成的影响. 林浩,刘丽君,吴俊江,钟鹏,林蔚刚,董德建,马岩松,刘鑫磊,程莉莉,魏崃,刘德生. 2009

[6]生物炭对土壤中莠去津残留消减的影响. 李玉梅,王根林,刘征宇,郭炜,于洪久,魏丹. 2014

[7]生物炭与氮肥施用量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刘明,来永才,李炜,肖佳雷,毕影东,刘淼,李琬. 2015

[8]生物炭对白浆土水分渗透性能、养分含量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殷大伟,王家博,金梁,薛盈文,王智慧,丁国华,范名宇,刘梦红. 2019

[9]生物炭对大豆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谷思玉,李欣洁,魏丹,李玉梅,金梁,赵富阳,郭文义,徐猛,赵赛东. 2014

[10]化肥单施及生物炭与化肥配施对土壤物理性质、大豆形态学指标及产量影响. 金梁,魏丹,郭文义,徐猛,张磊,李一丹,常本超,高中超,谷学佳,赵赛东. 2015

[11]生物炭对东北酸性土养分含量、酶活性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代舟,孟军,田晓翠,祝敬宜,李红宇,丁国华,郑桂萍,殷大伟. 2016

[12]不同肥料对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及根瘤的影响. 孟庆英. 2020

[13]不同施肥措施下合农63号大豆主要叶部性及品质与产量的关系. 申晓慧. 2013

[14]不同氮肥处理条件下‘合丰55号’大豆主要叶部性状及蛋白质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申晓慧. 2014

[15]不同施肥措施下合农63号大豆主要叶部性状及品质与产量的关系. 申晓慧. 2013

[16]不同氮肥处理方式对大豆合农134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张茂明. 2023

[17]多元中微肥对大豆农艺性状、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Zhu Bao-guo,朱宝国,ZHANG Chun-feng,张春峰,Meng Qing-ying. 2014

[18]大豆合丰25复合诱变研究. 郑 伟,郭 泰,王志新,吴秀红,李灿东,刘忠堂,张茂明,韩世峰,刘玉红. 2011

[19]多元中微肥对大豆农艺性状、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Zhu Bao-guo,朱宝国,ZHANG Chun-feng,张春峰,Meng Qing-ying. 2014

[20]不同育成年代大豆品种光合速率及农艺性状分析. 刘鑫磊,栾晓燕,王蕊,马岩松,刘琦,马长友.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